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汗【随笔】

(2013-11-01 22:03:16)
标签:

汗渍

尿硝

乒乓球

异地求学

争抢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出汗⑵

/韦步峰

 出汗【随笔】

图片来自互联网(向原作者致谢)

(二)

出汗“后遗症”最厉害的,是我曾在系列散文《碎片》之中提到过的,我的小学时候的同班王同学。他有高大雄健的身材,无论走路还是游戏,他都很醒目——走路一般高人一头,游戏一般当“鸡妈妈”(老鹰叼小鸡游戏中,身后是一群“小鸡”的,挡在“老鹞子”面前的角色)。但更加醒目的,是他的后背上的那一圈白色汗渍。那汗渍从脖颈往下呈“V”状分布,宛如盐碱地面上蒙着的那一片盐分。

 

王同学也是我的同村,我们两家住得并不远,但可能是隔着几条胡同和几座石板搭成的桥的缘故,下了学很少在一起玩耍。他就一件绿军装上衣——其实是跟我戴的帽子一样,只是模仿了军装的样子和颜色,当属于冒牌货。上学的时候穿,在家的时候穿;听课的时候穿,游戏、疯闹的时候也穿,出了汗,湿湿的的一大片,待汗水蒸发了继续穿,于是汗液之中的盐就被挂了出来,也成为一大片了。而且,那里总有骚而且酸溜溜的味道,很像后来兴起的化肥尿素——当时我们管这种气味为尿硝。于是,在他不明真相的时候,我们总分头一跃爬上他的背,用鼻子贴着了,感受那气味之后,便跳下于他身后做掩嘴偷笑状。然而他的父母又总是对他这装束熟视无睹,任由这气味滋生、蔓延而不予理会。这就令我们很吃惊,也往往盯着他妈妈得体的装束而惊诧不已。

 

因为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我们班的不少人总是很在意自己身上的气味,凡浸了汗水的衣服,是一定要及时更换了的,即便哪一天大人们因忙于农活和家务而怠慢,也要主动提出更换要求。这习惯我保持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异地读书,整天介忙着学习、活动、义务劳动,没太多时间洗衣服,却也始终坚持了下来。

 

(三)

若要论起来,后来的师范生活并不辛苦,往往有可口又可尽情吃饱的饭菜,学习压力也不大,非常感兴趣的文体活动总是接二连三得让我们欣喜若狂直至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大众文化”。

 

当时教学楼后面安置了好几个水泥做成的乒乓球案子,这里便是我们课余时间的乐土了。一来一往,乒乒乓乓响起来,手持球拍的优美动作,围着看的唏嘘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倒也是一道光彩靓丽的风景。但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毕竟很多,那仅有的几个球案并不能满足所需,争抢起来,又是一道热热闹闹的精彩了。

 

下课铃声一响,楼道里便有几个跳跃的脑袋和健硕的身影在跑,一边跑一边由走廊上的窗子探头出来,朝楼下张望,看有无空闲的球案。而此时,他们的手里也一定拎着球拍、球网和乒乓球的。等到走廊和楼道里轰轰轰响起更加剧烈的奔跑,那些刚才还闲置的球案早已经被有人抢先占有,推推挡挡、噼噼啪啪喧闹起来了。拿着一应俱全的器材而来晚了的,只能于人家面前站了,成为可怜而沉默的观众,有些失落,有些愁怨了。

 

久而久之,这些不甘一心为观众的人,便想出了更加奇特而霸道的招数。(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汗【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