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漫谈【随笔】

标签:
圈子语聊区博客平台网友阵营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圈子漫谈
——博的心事(之五)
文/韦步峰
我曾经有很多新浪博客圈子,但现在只留下了三四个,其中圈友最多,耗费精力我最大的当属“洒脱人生”。
这个圈子建立得很早,是在新浪博客开发圈子之初。因为对圈子的分类很模糊,开通时选错了类别而遭遇了圈子开通之后无人问津的尴尬。因为好奇,也多少投入了不菲的精力去捣鼓。在浩如烟海的新浪博客世界里任意遨游,给不少人发过邀请加入的信息,但收效甚微,逼不得已,便将一些自己喜欢的名人“拉”进了圈子。
“名人效应”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不少人随之而来,让我孤寂的心有了些许的安慰。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后,圈子再一次陷入了窘迫的冷清之中。就在此时,新浪博客圈子“大搬家运动”给“洒脱人生”带来了生机。趁此机会,我重新选择了圈子类别,将它定位在喜好人多的“情感”领域。加的人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崭新的面孔挤在圈子的门外,等候我的审批。心里的小喜悦终于跃上眉梢助长了我的“狂躁”,其喜滋滋的劲头儿不亚于做了一件相当奢华的壮举。
后来,借鉴一些大圈子的作为,干脆将门打开(不再审批),让申请加入的人直接进入。这一举措,奠定了“洒脱人生”从未有过的“辉煌”,每天都有超过十人加入的增长速度,让圈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聚集了上万人。于是圈子后台的工作量就越大起来,由此所消耗掉的精力终于令我渐渐“体力不支”,又想到了聘请管理员来分担。但因为是义务,先后任命的很多圈子管理员又被我因其“怠工”而忍痛撤销。圈子的大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被重新关上了——太多的垃圾博客发布的垃圾信息让圈子管理员苦不堪言。随后我又转入了圈子成员的“大清洗”,把那些“有色人种”挪出门外,“不雅言论”做删除处理了。圈子人数稳定了,也带来了圈子发展的第二个冬天。但此时的我,心情沉稳了许多,渐渐悟出发展圈子的“硬道理”——品味不提高,永远不会翻身,哪怕人数再多。
我原本有一个打算,将新浪语聊区里的擅长写作者借“工作之便”带进圈子。可以稳定语聊区的管理团队,对圈子的发展也大有裨益。但在我担任语聊区COP这段时间里,“洒脱人生”基本没有长足的发展,除了赚取了一些点击率。我终于明白,有声有色的语聊与静谧安闲的博客注定是两大阵营——喜欢即时互动的人与喜欢静心品味的人理应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那么,我呢?我是属于喜好声色还是留恋安闲品味的人呢?直到现在,我一直有两拨截然不同的网友,一拨来自语聊区,一拨来自新浪博客平台。因为通晓了他们的不同类,交往方式也自然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