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春节:上供【随笔】

(2012-01-26 13:54:30)
标签:

春节上供

供桌

供奉

祖先

列祖列宗

神秘

牌位

天地神灵

灶王爷

文化

分类: 乡土情怀_春节漫笔

上     

/韦步峰

龙年春节:上供【随笔】

感受着满屋子喜庆气氛,不免感慨千万。

从记事起,三十多个除夕过去了,其间由老屋搬到新居也已经近三十年,除却居所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家庭成员的增多和我的由小到大,然后是人到中年。看看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和患病的身体,一丝跟着眼前的喜庆并不和谐忧伤袭上心头。然而此刻的他们的忙碌的身影,不容我多愁多感,慌忙丢了这不和谐,加入到上供的行列。

爸爸搬过那个盛香炉、蜡扦的纸箱子,从一堆碎纸之中,将它们小心地一一取出,放在供桌上。它们崭新依旧,透着黝黑而古朴的颜色。香炉的两边是蜡扦,再往后是专门插放未燃的燃香的香桶(想当然的杜撰称谓)和插竹枝的细瓶,都是木制的。在它们的前面,留出摆放上供饽饽的地方,后面依次是用来拜访上供的荤菜,靠近垂下来的装裱精美的杼子(谐音,上面写着祖先及其已逝后代者的名字,是家族谱书上的内容)的是盛在碗里的三碗米饭,米饭上竖插的筷子末端正好抵在杼子的卷轴上面。在米饭的前面,还留了一处摆放饺子的地方,也是三碗(每碗内均三个饺子)。

最令我困惑的,就是米饭、饺子各三碗。曾经问过妈妈,但得到的答案,因为当时就不信服,所以未曾记住。这大概源自人们对“三”、“六”、“九”的钟爱还是另有所指,也便始终不得而知。米饭上面是用煮熟了的菠菜根部朝上耷起来的,其上用小的竹枝插了红枣。米饭是新熬出来的,往往是白色的大米之中掺了嫩黄的小米,一白一黄,加上菠菜的绿和小枣子的红,看上去很是好看。

上供的主菜,猪头肉和裹着金黄的面做出来的成对儿的梭鱼是必不可少的,除此还有鸡肉等其他荤菜。有的是预先做出来专门用作上供的,也有随了一家人中午餐桌上的主菜而在吃之前预留出来的。至于水果、糖果、点心等供品散布在主菜两边。整个供桌被摆得满满的。

小时候,最惹我眼热的,是供桌上的柿子饼和糖果,往往围了它们看个不停。而此时妈妈总有劝解说出来,小孩子如果偷吃了供桌上的供品,是要怕后(夜间走路,总感觉背后有人跟随,故生恐惧的感觉)的。这可是对小孩子最具有约束力的警告,于是我惧怕了这怕后的“报应”,只能将满嘴的涎水强咽下去,而且几次三番。

在那个生活水平极低的年代,家里照样没有怠慢了这上供的仪式,总是将最好吃的,最好看的食物摆到供桌上。随了随后摆上供桌的饽饽一起,要经得起一家本道、邻人查看和评说的。最直接的感触,就是供奉越多,档次越高,体现出来对先祖的敬仰也越深,家里的生活水平也越高。这种朴素的摆在桌面上的炫耀,在中国人的祭祖视角里并不是单纯的显摆,还有更高、更值得尊敬的价值——敬重祖先,对得起列宗列宗。

至于供奉天地和灶王爷,也是另有安排的。在院子里的正南,照壁后面,爸爸早安放了一条凳子,上面倚着照壁竖着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子,最里面是用金黄色烧纸折叠而成的天地神灵的牌位,其上早有爸爸亲笔写成的小楷,它的前面是一个香炉,那箱子里面,还留有能够摆放一碗饺子的地方,仅此而已;灶王爷没有牌位(也许是墙上的那张灶目是它的牌位),在厨房间的灶台上,设有一处香炉,大概是惧怕了他的“上天言好事”权力,往往也受到重视了。

龙年春节:上供【随笔】 

蜡扦上的蜡烛点亮了,香炉里早有青烟袅袅。这青烟逐渐由轻变浓,模糊了杼子上那对拱手而坐的老人和列祖列祖的名字,供桌上更蒙了一层神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