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文旧杂志当年啄木鸟人民文学情结读书情感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一摞旧杂志
文/韦步峰
收拾屋子,从卧室的书架子里抢出一摞旧杂志。多为《读者》、《阅读文摘》、《青年博览》,另外还有几本《阅读文选》、《特别关注》,都是多年以前我亲手抚弄过的。最早的年份是2004年,截止年份是2007年。我如获至宝般轻轻将它们理顺齐整,几乎是快步跑着冲进了客厅里,将它们一股脑儿堆放在茶几上,抓起一本欲做贪婪阅读状。但刺鼻的发霉的气味也确实令我急速不安起来。
卧室里的书架是设计在阳台窗子下面,由于窗边密封得不彻底,早先便发现跟它毗邻的几个柜子里长了毛,一大块一大块的,着实让人心烦。于是我也早将搁置其中的东西搬走了的,而唯独没有太在意这个书架。书架很简单,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插入窗子下面成为一处有书的角落。这里完全不碍眼,又没有阳光直射,我便将以前看过的许多本杂志和曾经用过的若干书法字帖堆满其间。杂志跟文学名著不同,往往具有时效性,看过了也就被丢在一边,几乎不再被拾起。所以,它们几乎可以被称作书架的“填充物”而存在了这些年。而今,因为偶然才得以见天日。令人遗憾的是,靠近里面的杂志已经因窗子透水而发霉,有几本杂志早有纸屑从上面滑落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离,长毛的、发霉的、完好无损的,尽管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这些杂志可谓是五彩纷呈,熟悉的名字,惹眼的封面,就连夹在其中的广告页也还一如当年般绚丽,只是时过境迁,那些风靡当年,被冠以种种头衔的手机如今也因为被淘汰而失去了踪迹,但那些令人心动的功能说明依旧在。我接连翻看了好多文章,隐约找寻到了一丝曾读过的印记。
我喜欢阅读杂志,只要是休闲类、文学类、科普类、军事类的杂志,我无一不爱不释手,争着早些一睹为快。当年,学校里留下我身影最多的便是教室隔壁的那间不大但却明亮的阅览室。那里面常常坐了不少人,但却静悄悄得令人感动。此后我的对于军事、科技知识的敏感和侃侃而谈,也多半源自当年的厚积。每当闻到那股崭新的杂志上特有的油墨香味,我便贪婪异常。也曾被其中排版精美的文字和独具一格的情感表露感动了,竟然摘抄了两大本,就连其中的怪异字体和插图,我也比较多地临摹了下来。哲理箴言,青春花语,每每让我心动不已。
我读过的第一本杂志,是小时候趁爸爸不在家,偷看他从学校拿回家看的《人民文学》。当时识字不是很多的我,竟然能够借助文中的木版画略知一二,还不止一次抱怨过某些插图位置的不当。得益于喜好读书的爸爸的“帮助”,我也曾读过几本《啄木鸟》。大概是这早年的杂志情结一直在起作用,参加工作后,我先后订阅过这两本童年时就认识了的杂志。如今,在我的书案上,整齐地摆了一整年的2010《啄木鸟》,但它们多半因为我的忙而终于没有被读过,只是很整齐地摆在那里。
我也最终确信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越是自己购买、订阅的书籍反不如从别人手里求来的读得仔细。这其中大概的确有工作的繁忙的缘故,但“姑俟异日观”的作祟毕竟真实存在。我总觉自己长大后读书越来越少,弄到头脑里的那点关于从杂志上获取的情感,也多半来自青少年时期的执着了。我也终于深切感悟到,在最喜欢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书,趁青春年少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
或许只是因为“读过”的情结,让我当年将眼前的这些旧杂志保留了下来。一本本摩挲,似乎又看到了我的更多的当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