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先生新浪blog照片
又见到金庸先生,说不出来的亲切,对着照片我看了很久,那慈善的面庞我是熟悉的,那亲切的笑容我令我倍感阳光的温暖。得知金庸先生开博,我应该用喜不自胜来形容我得知消息时候的心情。
在我眼里,金庸先生是一个文学家,他的作品丰富细腻的文字功底在我很少的时候就在心中烙下印记;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小说中称为“社会环境”)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相应的座位,即使他塑造的一个个小说中的人物,我也宁愿相信他们就是历史人物——尽管不是真的;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美学的概念跃然,建筑学的影像矗立……难怪台湾某些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学生拿着金庸先生的小说,就不用再去编印国文教材了。尽管有些夸张,但在一定意义上充分肯定了金庸先生的卓越贡献。
金庸先生简介:
原名查良镛,1924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出身望族。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所获荣衔甚多,包括:1981年英国政府O.B.E.勋衔,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表扬其对社会工作及文学创作的成就;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1994年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以及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
金庸的作品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等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并且都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中若干作品已被译成英文、泰文、越文、法文、马来文、韩文等在海外流传,其作品销路长期高踞华人社会之榜首。
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上至政府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美利坚,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
摘自《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people/jinyong
我耐心看完了金庸先生发表在他新开blog的一篇《声明》,感慨也是很多,现摘录如下:
兹郑重声明:
本人不会使用电脑,向来不曾在网站与人交通。目前正在学习电脑中,大概一两年内不会存在网站上与人通讯。《博客网》上的博客站,是别人冒名替我写的,这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决不是我的学生。我真正的学生一个是刘再复的小姐刘莲,另外三个是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卢敦基、王剑、石国瑞,我已向浙大辞职,但他们是我的学生,我相信这四位决不会在不得我同意和授权之下盗用我的笔名写“博客”。《博客网》上发表的文字我这次是第一次见到,什么“昆仑奴”“玄武门之变”等等都不是我写的。我的学问和文字虽不好,却还不至于差到这样。如果他们有意见,尽可用自己名义发表,这样的文字水准,我决不会收他们做学生,而这样的人品,我更加要避而远之。多谢“新浪网”和“读书频道”编辑。我还要声明:我已委托内地的律师,对盗用我笔名,自称是我学生的人进行法律诉讼。
2007年4月17日
无聊的人还是蛮多的,假借名人的名义达到自己的成名目的为数不少,当今的blog上跟名人的blog同名者众,明目张胆盗用名人的名义比比皆是,金庸先生的语言可谓是犀利,话语不过,却力透纸背。我心存一种感激,真的幸亏金庸先生在这个时候开博,否则的话,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盗用他的名义呢,大概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金庸先生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了新浪blog的群落。
欣喜之余,我连忙在自己的blog页面上增加了金庸先生的blog链接。http://blog.sina.com.cn/jinyo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