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美利坚(10)——被遗忘的美国奠基之父约翰·温斯罗普

(2019-05-18 01:20:21)
标签:

美国

历史

温思德普

分类: 天下书屋
五月花号带来的清教.徒创建了普列茅斯,但是普列茅斯的人口从未超过7000人。十年以后,反而是临近的马萨诸塞超越它并繁荣起来。这个州现在经常被中国人称为“麻省”,其首府是波士顿,这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州。
马萨诸塞这个州的移民也主要是清教.徒,他们都是以宗.教为纽带迁移过来,共同领受上.帝神圣的召唤,准备创造新的英格兰。这批清教.徒和普列茅斯那批分.离主.义者教.徒还有一点不同,马萨诸塞的清教.徒主要是公.理.会教.徒,所谓公.理会也是基.督.教新.教中的教.派之一,他们主张各个教.堂的会众都组成独.立的教.会,并由基.督.徒公众管理,信仰接近基.督.教中的福.音派,但是比福.音派更自.由。坚持《圣经》的权威,但是对个人理解上的差异,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当然这些主张都和教.皇领导下的天.主.教产生了冲突,所以清教.徒本身基于信.仰的移民奠定了后来美国文化的根基。

马萨诸塞这群公理会教.徒组成了自治教.会,只接纳那些言行符合基.督.教道德标准的人加入,但是他们和普列茅斯那群清教.徒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这些人还是寄希望有一天能改革英国国.教。
1629年,大英帝国的国王查理一世为马萨诸塞公司颁布了一份特许状,任命约翰·温思罗普为首的一批清教.徒管理该殖民地。
约翰·温思罗普(1588——1649)年,他12次被选为马萨诸塞的总督,立志把马萨诸塞打造成一座“山巅之城”。他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爱德华斯顿的格罗顿庄园。1630年春,温思罗普率领大批英国人离开英国移居建立于1628年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此举成为该殖民地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1643年,新英格兰联盟成立时,温思罗普是该联盟的首任主.席。弗朗西斯·J·布莱默在其所著《温思罗普:被遗忘的美国奠基之父》一书中指出,温思罗普在缔造新英格兰的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与之比肩,其在政治上的敏锐性和不屈不挠的领导作风是早期马萨诸塞湾殖民地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温思罗普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在美国史学中所应拥有的地位并不是相称的。无论在其故乡英国,还是在其曾为之努力奋斗的美国,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处于被人遗忘的境地,其业绩竟然长期鲜为人知。

约翰·温思罗普抓住了英国王室给马萨诸塞湾公司一个致命的漏洞:该特许状遗漏了“公司的总部必须设在英国”的常规附带条文。温思德普怀揣着这份特许状来到马萨诸塞湾,把政府的权力直接给了马萨诸塞殖民地,希望保障清教徒对殖民地的控制权。这就让马萨诸塞和伦敦远程控制的詹姆斯敦的弗吉尼亚公司不同,马萨诸塞实现了更充分的自治。

1630年,约翰·温思罗普乘坐阿尔贝拉号六艘船驶向马萨诸。他在船上就《基.督.教慈善的规范》向船员们布.道时,告诉清教.徒教.友们:”我们必会认真思考,我们将建成山巅之城”,他们将称为神圣社会的光辉榜样。这就是当时殖民地来的开拓者,他们带有一种神圣天职的使命感,把这种理想主义的东西也注入这片崭新的大陆。在1630年底又来了1000多名新移民,波士顿迅速崛起成为新殖民地的主要城市和首府。
在随后的10年时间,有8万多人为了逃避国内的宗.教迫.害,从英国开始迁移出来,史称“大迁徙”。马萨诸塞因为英国特许状的疏漏就这样从一个英国贸易公司升格为州政府。根据王室特许状的规定,公司的权利应交于马萨诸塞常设法院行使,由法院来选举总督及其助理。常设法院被称为自.由民的的公司股东组成,但是除了温斯罗普及其助理外只有少数人能享有这项特.权。为了避免不满,统治集团接纳了118名教徒成为自.由民,但是同时规定只有教会成员才能成为自.由民。

最初,自.由民没什么权力,只负责推选“总督助理”,而总督和副总度则由推选出来的助理选出。这明显违反了特许状的规定,但是温思德普将文件私自藏了起来,几乎没有人知道特许状里面的具体规定。一直到1634年,当时每个城镇选派了两个代表去波士顿,要在那里商讨关于常设法院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波士顿,大家们要亲眼看一下特许状里面的具体规定,温思德普十分不情愿的拿出来,代表们恍然大悟,原来制定法律和征缴税收的权力都应该归法院所有。温思德普则诡辩称因为自由民队伍已经发展到相当庞大了,所以没法执行这条规定。后来随着自.由民真的壮大起来,常设法院变成了代表机构,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决策,所以每个城镇选出2到3个代表组成,而自.由民有权选.举总督。直到3年后,温思德普才当选重新执.政。

1644年,一件非常微小的事件导致了一场大变革,两院制的议会这个后来美国的模式最终得以确立。一个贫穷的寡妇和一个富商争夺一只走失的母猪。作为最高司法和立.法机关,常设法院在这件事情上有最终裁定权。公众和代表们都同情穷寡妇,而总督助理们则支持富商。事件最终庭外和解,但是助理们担心日后某些重大问题上,被代表们以多数.票压倒,于是他们提出将常设法院一分为二,从那时候起,马萨诸塞有了两院制的议.会,任何决议都必须经过两院的多数票通过。这就是后来美国参众两院的原型。

经过14年的发展,马萨诸塞湾公司从原来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了英联邦的政府机构。人们不必再通过购买股票成为自.由民,而只需要成为清教.徒便可以获得选.民资格。助理院相当于英国的上议院,而代表院则相当于英国的下议院。特许状并没有被改变,但是具体的实施却和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约翰·温思罗普领导下的马萨诸塞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他原本在英国经济能力有限,但是作为心殖民的总督,发挥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一位开明的统.治者,他在绝对教.会派和狂热分.离主.义派之间寻找了一条中间道路。凭借对基督教共.和主义的信仰,他挫败了英国权.贵们对新殖民地合法性的挑衅,抵住了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为马萨诸塞殖民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模式对后来的美国文化和政治增添了最重要的元素,他也可以说是美国开国之前最重要的制度奠基人。

在马萨诸塞诸多创举中,还有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对后来的美国影响很大。这批移民地清.教徒有很多曾经在英国的牛津与剑桥大学接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在新的家园也能够享受这种待遇,他们在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河建立了美国历史上,也是殖民地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最初命名为“新学院”,也叫“新市民学院”,每年得到当地政府400英镑拨款,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同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以及纪念约翰·哈佛牧师在创立初期对学院的慷慨捐助,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将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这就是今天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的由来,因此在美国教育界也有一句名言:“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