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2017-07-08 13:28:19)
标签:

陕西

西安

碑林博物馆

历史

分类: 环游世界的故事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是中国古城墙保存比较好的城市,昨晚夜晚简单感受了一下西安古城的概貌,今天上午会议结束之后,我下午选择自己看几个著名经典,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去看了碑林博物馆。西安夏天的气温非常炎热,今天差不多30多度的高温,不过丝毫不影响我参观的兴致。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途中路过了西安的古城墙。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谓碑林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收藏了许多历史石碑、墓碑的博物馆,里面馆藏文物有1000多块石碑,名副其实是个碑林。除了数量多,质量也很高,涵盖了从汉代到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这座碑林博物馆最早是在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建成,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我在孔庙两个大字下面下车,买了70元一张的门票进去。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入口处有两个水池,看得出来应该也是有些年头的设计。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资料上介绍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在这些碑亭里面我们能看到一些历史遗留的高大的石碑,还有一些很明显的少数民族的马匹之类的石刻雕像。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无声的石碑是艺术也是历史,残碑斑驳也流露着历史的信息与解码。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诗经》、《尚书》、《周礼》这么多大部头的作品古人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刻上去,而且还要保证极高的书法水平,非常的不容易。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多塔感应碑我记得中学的历史教材上好像也提过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那时候石碑的“碑”字上面还没有一撇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北魏时代虽然短暂却是佛教文化与石碑文化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一共七个展厅,按照朝代顺序由外而内,第一展厅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第二展厅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厅之间的院落里面还有许多墓志铭,记载着人物生平,这些多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搜集捐献的。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司马懿的父亲司马芳的石碑居然保存下来,也是非常珍贵的晋碑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站厅,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张旭的狂草能刻下来,形神兼备非常难得,后世许多书法爱好者能够一饱眼福也多亏了这些比纸张更容易保存的石碑。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四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达摩祖师的形象被石碑保存下来,这幅画很有名原来出自这里。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的石碑还在源源不断运来,继续丰富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第五展室
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展室
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展室
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除了碑林,博物馆里面还有李和石棺这样的一些重要文物。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唐太宗生前最喜欢的六匹马死后雕刻在他的昭陵,根据画圣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两个流失国外,被一个叫卢芹斋的文物贩子卖到了美国,剩下的四个在陕西碑林博物馆,非常珍贵。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很少见到的犀牛雕像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之行(2)——参访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这些动物塑像显得更灵动一些,感觉是受到了异域文化的影响。每一次参观博物馆也都有许多收获,希望有一天能看遍世界各大博物馆。历史被浓缩在这里,我们无法知道全貌,从遗留的信息中窥豹一斑,曾经伟大的时代,有过不凡的创举。我西安之行的第一个景点就到这里,下面要去的地方是大明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