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属男欢女爱,鱼水之欢,执子之手、生死契阔的爱情,会和年代有什么区别?但是时代就是那么深刻的把自己的符号打印在每一段爱情上。1980年代拍照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很多时候我不是借助照片,而是借助文字在追忆那个时代的感觉。
野夫这篇中篇小说独立成书显得单薄了一些,但是那个时代的凝结的情感却是深沉的。他在追忆他“废墟上生长出来的美好时光”,我在思想我童年深处的梦想家园。我没有文革的记忆,只有童年单纯的开心,那时候高举着前用向日葵的身茎。上面寄上纸飞机迎风奔跑,从外婆家的门前跑到田间的另一头,我觉得我已经到了一个世界的极致。那时候我不知道早出生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什么,但是今天,回想起1980年代的色彩,我却能分出和今天的不同。
野夫小说的时间点选择了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希望虽然萌生但是破土依旧艰难,一个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不幸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借酒浇愁的青年偶然邂逅了初中暗恋的女生丽雯,一个同样命运不济的女人。爱情可以抚慰很多的不幸,但是终究抵不住时光的荡涤,我想起《致青春》里面那句台词,很多时候“我们爱自己都胜过爱爱情”。男人为了理想终究要离开,女人因为爱情鼓励他离开,多年之后再有音信也是人鬼殊途,别梦依稀难再续,今宵酒醒杨柳风。
我在去上海的列车是上读完这部小说,我在想,倘若没有死亡,爱情离开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能否再生长?那年代情感有一份压抑,也有一份真纯,这时代,欲望使劲的喷薄,情感却一片世俗。李沧东借助《薄荷糖》说出想要回到过去,野夫在《1980年代的爱情》致敬那一代的青春,怀旧不可遏制的蔓延,我们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栖身?无从遁逃日子我们也只是委身给现在,把过去当成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