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五行学说的特点

(2011-05-18 02:45:27)
标签:

中国

传统思想

五行

阴阳

学说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古希腊和古印度思想都认识到了地、水、火、风(或气)四要素,中国五行中“木”不同于“气”和“风”,还突出多了一个“金”。这两点不同表明,中国五行至少在脱离巫术礼仪的原始神灵观念后,更多的是与人们生活经验密不可分。

 

  “木”和“金”是建筑材料与冶炼材料。“土”在五行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与农业是根本有关。由于更多从总结生活经验出发,而不从描述解释自然现象出发,所以与其说中国五行所注重的是五种物质因素、材料或实体,就不如说更是五种作用、功能、力量、序列和效果。郭沫若曾经解释《洪范》中所提五行性能:“由水演出润下的道理,由火演出炎上的道理,由木生出曲直的观念,由金生出从革(大概是能展延的而且巩固的意思),由土生出稼穑、再如五味······润下作咸,是从海水得出来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

 

 

  中国看似很神秘高深的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实际上是来自于生活经验。比如水能灭火。这种对性质、功能、序列、效用的总结,当然交织着对自然本身性能规律的了解和人事实践的观察记录,实际上其中包含着人们对这些规律的运用。“相生”似乎着重人事、实践的经验概括,实际上也包含着对这些事物本质的理解。正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能与人们实际行动、经验相互渗透合一,构成了不同于纯实体(如原子论,地水风火)或纯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国五行说特点。由此最终建立的宇宙的五行结构图也离不开中国人人事经验的特色,最后出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理论系统和观念形态,也就是某种思想的必然性。

 

 

  这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宇宙观,作为思想体系并不深刻,也缺乏生活,但是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