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安全神话归功于谁
(2011-05-02 10:32:50)
标签:
财经日本食品安全消费者运动工作认真杂谈 |
分类: 笔扫天下 |
No.2 日本食品安全神话归功于谁
凤凰网,2011年4月26日,作者:俞天任
(原文摘编)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一般人会把它归结为日本人工作认真敬业。但“工作认真”和“食品安全”没有必然因果,那些造黑心食品的,可能更认真,更有钻研精神。在不少情况下,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并不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事故,而是黑心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有意干的。
历史上,日本的食品也曾事故不断。直到1980年代之后,食品安全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归功于日本的消费者运动,是受到现实威胁的消费者们自己行动起来保护自己权利的结果。
是消费者的努力,让日本政府在1968年制定《消费者保护基本法》,从重视生产者改为了重视消费者。在《消费者保护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有向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完备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司法和行政系统的权利”。简单说,就是如果发生了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责任首先是在政府而不是在肇事者。这样政府就必须担负起责任起来整备有关法律和保护食品安全的行政体制,因为不少情况下消费者自己是无法保护食品安全的,比如产地的作假问题,消费者自己几乎无法判断,这时候消费者就有权要求政府保护他们。如果发生了产地作假事件,在弄虚作假的商人受到惩罚之前,消费者首先追究的是政府的责任,因为政府没有保护他们。
这个权利的根本就在于建立了“食品问题上出了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过失”这个理念。这样既能防止政府在出事之前玩忽职守,也能防止政府在出事之后借惩罚不良商人而转移消费者视线从而推卸责任的做法。最后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的权利就转化成了保证食品安全性的系统的实际形成。
【推荐理由】日本经验就是让消费者随时能找政府麻烦。为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句话,民众还不够分量。什么叫够分量?制度上可能很复杂;总结现代国家的先进经验,其实就两句话:让失职官员滚蛋,让无良企业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