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家的世界观(4)——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混同

(2011-04-28 00:16:02)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下书屋

  上一篇我们分享了关于《易传》所打造的儒家“八卦”所代表的世界观,并且指出这一世界观所包含的大量原始巫术、迷信的因子,也对此进行了批判,这种世界观糟粕的地方是特别要警惕的。我们也指出了一个特点,就是这种世界观,实际上是混同了历史观、人生观,都是搅混在一起的。无所不包的“易”与无所不关联的“八卦”给了中国人一种混同的世界历史自然观,影响了中国人的集体思维模式。我们这一篇重点就是分享一下,这种混杂在一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在儒家打造的《易传》中,“易”是有情感的一种存在,它把“人道”与“天道”、“人生”与“世界”、“历史”与“自然”混合到了一起,并且赋予后者以一种生命性质,这使得本来是自然的“天”具有了不断生长的、向前发展的基调,“天行健”、“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里有乐观积极性的一面,但是这种乐观又并不深刻,这种并不深刻的乐观态度构成了一个儒家世界观——人生观相互统一的自然——历史哲学。

 

  这种哲学体系,把“天道”、“地道”和“人道”一统于“乾坤”、“阴阳”、“刚柔”的交感作用,即两种矛盾而又互不着得力量的渗透、推移和运动。所谓“乾坤阴阳”这套东西,实际上最初只是一些基于经验基础上的概括,实际上既不神秘,也并没有多深刻,这一套被用来解释“八卦”,从而解释一切事物:宇宙的起源、万物的发生、人事的规律;让你既知过去,又卜卦未来;万物、时空和人事在儒家《易传》体系中似乎有着一套互相牵制而影响着的关系。儒家《易传》正是这样一套体系建构,代表宇宙普遍秩序的“天道”和现有的社会秩序的“人道”的推演一致和相互肯定,企图包罗万象,一统事物,“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系辞上》。

 

  《易传》是比《老子》那套辩证法更为自觉的系统,关于这两套辩证法的具体比较我们下一篇继续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