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家世界观(3)——八卦的哲理观

(2011-04-27 15:26:37)
标签:

中国

易传

《易经》

八卦

世界观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儒家世界观(3)——八卦的哲理观

我们上一篇谈了《易传》所包含的儒家“天道观”(宇宙观),这一篇主要谈八卦所代表的儒家社会历史观。

《易传》讲到了人类历史和宇宙事物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叙述了华夏三皇五帝以来的历史演化,并且把这种演化统统和玄而又玄的“八卦”联系起来。

 

“八卦”是什么?“八卦”是和《易传》本质并不同的《易经》中的一种占卜性质的概括性符号,其中也包含着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和历史经历的经验描述和理解;《易传》中,儒家学者对这些符号作了哲理性的提升阐释,把整个人类历史和整个自然的历史相贯串联系起来,予以系统化,这也是《易传》的基本主题思想。

 

从天地万物到男女夫妇伦常礼仪,都是“易”来贯之。《易经》中本来充满了很多历史故事,这种以往事故事来解说未来的巫术占卦,最终在儒家仁学精神洗礼和道家法家极端冷静理智力量的从旁刺激下,变成了这样一种“既理性又情感的哲理世界观”。它是世界观、历史观、同时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合而为一正是中国哲学的特征之一。

 

我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周易》和《易传》不同,这本古代巫术方面的书籍被儒家改造后,不断的被附会神化,八卦也是这样,今天仍旧有很多人指望对《易经》的研究,对八卦的研究进行算卦、进行所谓的国学探讨,这些都是一些肤浅层次的理解,杨振宁批评《易经》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影响,没能产生科学精神,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今那些仍然指望八卦、易经作为吃饭工具的人肯定没办法接受,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批判我们也必须指出,这些看似玄而又玄的算卦符号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神秘。

 

《易传》表现出儒家的历史态度,它将历史的变迁和人道的由来,从男女交配到父子家族,再到君臣礼仪、以及造舟楫、制弓矢、建宫室、立文字等等,都被描述成一种历史的自然史程,其中把鬼神、生死、吉凶也都纳入这个八卦图式。想要强调宇宙自然与人类存在构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先天八卦高于一切,从而也不需要别的再创造。

 

《易传》里这部儒学的最高哲学典籍夹杂了大量的巫术、迷信等元素,这些元素早期很可能和传统流行的以天文星历占卜人事有关,但是总体实质而言,与荀子的无神论思想接近。比如《易传》说“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和荀子是神道设想完全一致。我这里特别强调,作为一种世界观的文化模型我们研读《易传》、研读八卦,客观的了解是好的,但是必须清醒其中所包含的迷信文化因素,把这种东西依旧当成一种信仰,继续进行迷信的占卜之类的活动则是非常肤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