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享了荀子对孔孟思想遵循的方面,这一篇学习荀子与孔孟思想的不同之处。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与孔孟的春秋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氏族政治经济制度已经彻底瓦解,地域性国家体制已经基本确立。正是这样时代背景的变化,使得寻在在遵循孔孟路线的同时也做出了许多变通。
比较明显的是孔孟只讲“仁义”道德,不大讲兵,不喜欢谈战争技巧。孔子在《论语·卫灵公15·1》中就曾说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荀子不一样,是大议兵事,但是在议兵的同时,不离开儒家的“仁义”。“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孔孟讲“仁义”释“礼”,不重“刑政”,荀子大讲“邢政”,将“礼”与“法”并称,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两点是荀学区别于孔孟之学得主要之处,也是为什么荀子对法家影响如此重要的所在,他的两位弟子韩非子、李斯都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虽然有区别,但是作为儒家学派的荀子这些思想特色都是承接儒家轨道的,仍然是从“修身”出发的治国之道。荀子属于新时代的儒家,但是又不是法家。孔孟那套原始民主和人道遗风在他这里已经大大削减了,他的思想更鲜明的呈现出阶级统治的面目。荀子的思想更具有条理化、更具有逻辑性。更具有唯物主义精神,但是却少了那种打动人的原始人道情感和吸引人的原始民主。这也是后世人对荀子的评价、阅读并不如孔孟那么高的一大原因。
本文为阅读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