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HK这样报道大地震——专访NHK综合台新闻制作人

(2011-03-29 20:15:02)
标签:

姜弘

南方周末

东京电力公司

核电站

综合台

杂谈

分类: 笔扫天下

NHK这样报道大地震——专访NHK综合台新闻制作人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姜弘 发自广州、东京 连线报道 2011-03-23 17:13:02 来源:南方周末

NHK是公共媒体,不受政府及任何企业控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向收视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信息。——阿部博史

阿部博史是NHK综合台晚间九点档的新闻节目《News Watch 9》制作人,这是NHK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之一,相当于中国的《新闻联播》,原本每晚播出一小时,从日本3·11大地震当晚开始,紧急加长为三小时,相关时段的综艺节目及电视剧被暂时停播。2011年3月19日起,灾情日趋平缓,又调整为两小时。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1/0324/43254.jpeg

3月20日,一些记者在观看NHK的地震新闻报道,画面中,宫城县一位八十岁老人与另外一位老人在地震九天后奇迹生还,并得到救助。 (东方IC/图)

阿部博史负责与核电站有关的报道,十几天来,阿部博史坐镇东京,与东京电力公司、日本自卫队、东京及周边地区的警事厅、原子力保安院等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地震发生后,这些机构每天都会举行频繁的记者会,每隔两三个小时就有一次。

加盟NHK七年,阿部博史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地震,但这次日本大地震显然不同。

3月11日下午一点多,阿部博史正和同事从东京的中心地带驶往采访地,忽然感觉到剧烈的摇晃,于是立即停车,周围所有车也都迅速停了下来。阿部博史他们看到周围几座高楼剧烈摇摆,持续摇晃了几分钟,楼里的人陆续跑出来。摄像师立即把这些场景拍了下来。随后,阿部博史制作了一则简短的报道,说东京发生了地震。30分钟内,这则新闻通过采访车上的传送设备发到了NHK总部。

这些天,阿部博史总是子夜时分才能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又出门了。各路消息到中午前后陆续集中在一起,紧张的播前准备正式开始。

3月21日晚九点播出的新闻时长两小时,轰炸利比亚新闻占去了三四分钟,其余报道全部与地震及核电站事故有关。

中午,阿部博史与同事确定了核电站洒水的报道,他们决定请一位实地参与了洒水任务的消防队员到NHK录像,与采访对象初步敲定录像时间后,下午两点,他与技术部沟通制作3D演示模型,形象地为观众展示洒水过程,并邀请社会部记者交换最新情况,以补充完善报道。下午五点,消防员抵达NHK东京演播室,采访结束后,配合现场画面进行剪辑……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1/0324/43256.jpeg

包括NHK在内的日本媒体一直问责东京电力公司有关核电站情况。3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鼓纪男前往福岛县田村市灾民安置点,就核电站事故向避难居民致歉。 (东方IC/图)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阿部博史解释了NHK的报道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地震的报道会不断变化。一开始是警告哪些地区发生了地震,大约什么时间海啸会出现,请大家及时逃离到安全的地方,正在做饭的人要马上关火等等;地震发生后,要报道各地灾情,有哪些避难所,受灾地区通信手段是什么,如果手机打不通,日本有一种紧急状况下的留言短信和留言电话,其他信号发不出,这个留言却可以;也会报道哪个避难所需要多少水、多少毛毯、多少汽油、哪些药品、各避难所的具体人数,告诉他们在震后怎样睡得比较安稳。”

NHK的地震纪录片

3·11地震发生后,NHK综合台大部分时段都在播出地震有关的新闻,这几天陆续播了一些这次地震的纪录片。

晚八点的《焦点现在》时长45分钟,3月21日播出的新闻纪录片中,一位海啸专家在地震前,曾多次到本州岩手县釜石市,和当地居民做地震海啸防灾避难演练,但这次大地震来势之猛,范围之大远远超过预想。原来制作的海啸防灾避难图,没有预料到小学和防灾中心会遭遇海啸袭击。这次,小学生们逃到了附近高处,幸免于难。但是,避难到防灾中心的居民们却在那里遭遇海啸袭击,很多人付出了生命。这位专家感到非常难过,他说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妻子回到受灾现场寻找丈夫。地震发生前她让丈夫去接孩子,可地震后一星期了,都还没有丈夫的消息,海啸过后,她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

这些故事听上去挺感人,但NHK的这类纪录片却一点也不煽情。此外,片子里还有一些帮助寻找亲人的画面。

3月20日下午,NHK、综合台还播出了一部纪录片,长度为两个小时。头一个小时概括了核电站的总体情况,报道了现在的进展。后一小时说的是地震发生后,在避难所里的人,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很多年迈的人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以免出现新的受害者。

(姜弘)
每天都有地震报道演习

南方周末:日本电视媒体尤其是NHK这次对地震的报道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迅速、有效、全面,NHK的员工平常对灾难新闻报道有什么训练?

阿部博史:NHK每天晚上12点都要做一次地震灾害报道的演练,记者、节目制作人、主播、摄像师必须轮流参加,每个月会轮三到四次,就和当班一样,每个人甚至高层管理者都必须参加。NHK在日本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会在全国各地繁华街道以及海岸架设摄像头,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30秒之后NHK总部就会立刻切换到当地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接着,东京总部的播音员马上讲解地震震级、具体位置等信息。

可以肯定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我们随时准备报道地震的意识就增强了。

南方周末:3月11日下午,NHK正在直播国会辩论,地震开始前十几秒,突然插进紧急警报,这种预报是如何做到的?

阿部博史:在日本,这叫“紧急地震速报”,它是由日本气象厅向公众提供的一种服务,从2007年10月1日开始的。“速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预报,强烈地震到达前会有一种地震初期的波动,而气象厅在各地都有24小时监测地震波的仪器,一旦发现有这种波动,就会自动传到广播电台及电视台,信号传输过来后,会同时出现字幕,NHK每天会有专门负责紧急速报的播音员一直在演播室,随时准备播报,一旦发生紧急预报,无论正在播出什么节目,都会立刻切换画面。

南方周末:有因为报错引起公众恐慌吗?

阿部博史:有“紧急地震速报”前,日本各地就经常进行地震、海啸的防灾演习了,所以不担心会引起恐慌。在这种速报机制刚刚启动时,发生过预报错了的情况,到今天,报错的几率越来越小了,最近一年几乎很少错报。最近,各地地震很多,有时候,我们一天里就可以看到好多次“紧急速报”,大家对它的信赖度也越来越高了。以前有错报发生时,公众包括我们NHK,都会发出声音,希望气象厅能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提供灾民最需要的信息

南方周末:NHK相关的地震报道似乎没有任何背景音乐,也不会出现煽情的故事,这是什么原因?

阿部博史:我们确实不会在新闻里使用任何音乐的。因为最重要的是播报受灾地区民众最需要的信息,比如哪些地区需要注意余震的出现,哪些人还没有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哪些地方会再次出现海啸,核电站周围放射性物质的具体数值是多少……

受灾地区需要的这类信息太多了,我们不希望音乐影响新闻本身,受灾民众的悲伤与希望也不必在我们这里用音乐来渲染。如果报道日本自卫队救人的事情,也肯定不是为了宣传自卫队如何了不起,简单说,灾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播什么,完全不会以宣传谁为目的。当然,过一段时间,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救援的场面和故事被记录下来,但是地震发生后短期内,灾民最需要的应该不是这些。

南方周末:你有多少同事在负责有关核电站的报道,他们的安全性如何保证?

阿部博史:地震发生后,NHK全国各地都有新闻节目制作人、记者、摄像师等人员赶去福岛附近支援。现在,福岛附近30公里以内核辐射比较高,不能进入。报道都是在30公里以外进行,直升机拍摄也是保持在30公里以上的高度。但只要在此范围以外,什么都允许拍摄。从上空30公里用望远摄像镜头随时拍摄核电站的情形,记录氢气爆炸,浓烟,消防队员的撒水实况,并不断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直播,有时甚至比电力公司和政府的发表还要更先向全国的观众提供最新的影像和解说。

我每天联络的人包括NHK科学文化部的记者,他们主要负责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气象厅的采访;还有在福岛现场采访的记者,他们在当地报道有关核电站的最新情况;也包括NHK政治部的记者,他们负责国会、首相等政府方面的信息。

我们的记者参加记者招待会时,经常会问当局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一些运往避难所的救援物资还没有运到?打算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灾区加油站缺少汽油的问题?东京电力工司发布的核电站的最新情况,为什么晚了一个小时不早一点发布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