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岛宗教复杂,自古以来就生活着大量的犹太教教徒、基督徒、萨比教徒,这些一神教,《古兰经》里面称为“有经典的人”,穆斯林把他们和其他多神教徒区分开。
当穆斯林征服阿拉伯半岛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皈依了伊斯兰教,但是大部分教徒与穆斯林签订了一种“顺民七月”,称为“希姆米”,意思就是顺民。顺民被要求解除武装,向穆斯林国家缴税,在这一前提下可以保持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也能从事原来的职业,受到穆斯林保护。后来顺民的范围扩大,一些多神教教徒也成为了顺民。
倭马亚王朝前提,顺民阶层与穆斯林相处融洽,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大宗教和平相处时期,许多基督徒甚至担任了王朝的诗人、医生、财政大臣,甚至倭马亚王朝创建者穆阿维叶的妻子也是基督徒。顺民发生的刑事案件,只要不涉及穆斯林的宗教,原则上都可以按照基督教教会的法律裁决,有时候基督徒发生分歧,也请哈里发裁决。
随着相处时间旧,宗教迫害的情况还是发生了,顺民的社会地位大幅度下降。阿巴斯王朝穆瓦勒台时代,迫害基督徒等异教徒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850年和854年,他两次下令,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的住宅木牌上必须钉上一块木牌,上面画着魔鬼的形象;坟墓不得高出地面;必须穿着淡黄色的外衣,并且诶上面打上两块蜜色的补丁,一块在胸前,一块在背后,凡此种种,这些顺民又被叫做“斑衣”。法蒂玛王朝时代的哈里发哈基姆也严厉的迫害异教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