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楞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后主《临江仙》
①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李煜此时,城被围,宗庙莫保,樱桃难献,又随“春归去”而“落尽”,可见伤逝之感良深。
②子规啼月: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
③望残:眼望凄残欲绝的景象。
④凤凰儿:似指衾枕上的彩饰。施肩吾《抛缠头词》:“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⑤罗带:《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
我最爱李后主的词,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前面已经在天下书屋的时候介绍过好多李后主的词了,一直想找个时间把李后主的一生经历和词作都做个点评的。早些时候曾经在书店看过一本李后主的传记,很详实,可惜当时没买,再去唯一的一本已经被人买走了。
我喜欢李后主人生大起大落的生命体验所融入词中的感觉,从爱情与帝王生活的完美到亡国之君的耻辱,这样打的戏剧转换留下了他作品别人难以达到的生命体悟,却让他的作品包含了人生那种最无常的理论,最美好的怀恋,最真切的痛苦,最无奈的忧愁······
《临江仙》这首词写作的时候正是金陵城被宋军包围的时候。最后的决战,他已经流露出了必败的情绪,三千里锦绣江山就在这词中走到了最后一刻。要给宗庙社稷去献祭了,危亡之时已经不可能呢,子规啼月就是最悲切的声音,此时想起的确不详。词的最后三句是后来补上去的,回首恨依依,这就是他人生后半生的情感,就是在回首故国的悔恨与怅惘若失的眷恋中走完的。太凄美的词句,读了也让人感慨。国家不幸诗家幸,亡国之耻将他的艺术生命推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对他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