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英法在美洲最后的冲突

标签:
乔治·华盛顿法国英国人殖民地t90 |
分类: 天下书屋 |
英国和法国围绕欧洲霸权的争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在美洲新大陆的较量只是双发在欧洲冲突的延续,但是到了公元1754年,美洲逐渐成为两国争夺这块大陆控制权的最后决战。由于法国自身限定性的移民政策和英国对海洋的控制,法国到了18世纪中期在新法兰西的人口只有6万多人,而英国人则在新大陆大西洋沿岸有125万人口。
富兰克林
意识到一场大战对美洲殖民地的威胁,伦敦方面希望促进各个殖民地在一个王室的名义下联合起来,负责组织这项活动的是宾夕法尼亚的领导人富兰克林,然而殖民地议员之间的猜忌使得联合计划破产,但是富兰克林却因为作为殖民地联合的倡议者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就在富兰克林倡导殖民地联合的同时,远在弗吉尼亚地区的总督罗伯特·丁威迪也意识到了战争的阴云,他知道法国人是不承认弗吉尼亚对俄亥俄地区所声称的权利的,总督需要一个弗吉尼亚人去通知法国人离开这块有争议的土地。被选中承担这一任务的人是一位年轻的庄园主,他是一位年仅22岁的来自费尔法克斯县的民兵中校,他的名字叫乔治·华盛顿。
到这里,美利坚合众国开国三杰中的两位主角已经登场了。
1753年10月底乔治·华盛顿一行六人出发了,他们来到了法国人驻守的勒贝夫要塞礼貌的递交了总督严厉的驱逐信件,也得到了法国人礼貌的接待和严词拒绝。在行动结束返回的路上,乔治·华盛顿遇到了一件危险地事情,一个印第安人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他,但是他掉进了冰冷的阿勒格尼河中,在水温极低的水中他侥幸生还,华盛顿回来报告这次行动,而这次遇险使得他的名字在殖民地变得家喻户晓,也许从这次死里逃生开始人们开始认为他是不可战胜的,同富兰克林组织殖民地联合开始,乔治·华盛顿也是在一次看似失败的行动中开始登上自己的政治舞台的。
法国人的不肯撤退让总督丁威尼决定组织一支武装力量来武力驱逐,华盛顿很快成为了这支队伍的领导。
这支队伍到达俄亥俄的时候,华盛顿得知有一股法军穿越森林行动可疑,他带领40人伏击了法国人,但是法国人在投降后有几名俘虏被华盛顿的印第安盟友杀害,幸存者挥舞着文件告诉华盛顿他们是一个和平的外交团体,因为有敌意的印第安人使得他们隐秘行动。看来这是一场误会的悲剧。
在返回弗吉尼亚途中,华盛顿修了一个小堡垒,结果被更多的法军和印第安人包围,华盛顿只好投降,引兵前来的法军司令官是前面被杀的使者朱蒙维尔的兄弟,他命令华盛顿在1754年7月4日签署了一个文件承认暗杀了使者朱蒙维尔。
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被当成了一名英雄,他的名字迅速从殖民地传到了伦敦和凡尔赛,法国人认为,华盛顿在俄亥俄州的行动是战争爆发的一个原因。
第二年,英军两个团的正规军来到这里攻打法国人的要塞,华盛顿领着自己的民兵队伍协助作战,但是英国人并没有认真对待华盛顿和他的民兵武装力量,殊不知后来正是他领着这群民兵将英国人驱逐出了殖民地。
1775年7月9日布雷多克领导的英军被法国人在杜肯要塞12英里的地方伏击,华盛顿当时身患疟疾勉强骑马作战,他请求带领弗吉尼亚民兵进行一场印第安式的反击,结果被傲慢的英国将军拒绝了,这个错误决定使得他自己和500名英国官兵阵亡。富兰克林用笔后来写下了溃逃的英军和他们对殖民地农民的虐待,这对殖民地人民的思想感情是有伤害的,华盛顿在这次战斗中毫发无损,他正确的建议和他的成功归来使得他再次享受了英雄般的待遇,名声更大了。
1756年12月,英国上台了新的首相威廉·皮特,他是第一位认识到北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英国首相,他决定攻取法国在北美的重镇魁北克,此前英军对此攻打这座城市都以失败告终,占领这座城市战略意义重大,可以解救纽约和新英格兰的定居者,可以削弱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的联盟。
魁北克
但当纽约以北威廉·亨利要塞的法国将军角蒙特卡尔姆,这位将军曾打败英国人,他的盟友也和华盛顿的印第安盟友一样杀了很多战俘,这位将军比较好大喜功,他占领英国要塞的故事为后来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的经典小说《最后的莫西干人》提供了历史背景。这本早期的文学名作刻画了北美的边疆英雄纳蒂·邦珀-----绰号:鹰眼-----和一幅印第安向导钦加哥的逼真肖像。
皮特的战略取得了成功,英国人发挥出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1758年11月英国人占领了法国人的杜肯港,将这个港口改名为皮特港,很快这给地方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匹茨堡。
匹茨堡夜景
32岁的英国陆军少将詹姆斯·沃尔夫指挥攻打英军,法国守将蒙特卡尔姆与法国胆小的总督沃德勒伊不和,这为法国一方蒙上了不利的阴影。沃尔夫选好了突破口,一个没有设防的地方突破,法国总督拒绝市内士兵增援,蒙特卡尔姆以寡敌众最终阵亡,沃尔夫也受了致命伤,1795年9月13日,一场持续了一个小时的战斗结束后,法国在北美的重镇魁北克被英国攻占。
不到一年,法国在北美的另一个重镇蒙特利尔也被英军攻克,法国在北美150年的统治画上了句号。
英国首相皮特
英国不仅仅在北美完胜法国,在欧洲大陆和普鲁士联手也打败了法国,在印度和公海也打败了法国,英国的力量还扩大到西非。皮特首相的地位日隆,大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博士说:“沃波尔是国王送给人民的首相,而皮特则是人民送给国王的首相。”尽管深得民众爱戴,但是乔治三世国王还是在1761年解除了他的首相职务,因为国王需要一个更听他话的人。皮特认为不对法国采取乘胜追击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英国国内甚至有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保持法国在加拿大的存在更好,这样可以让美洲人不团结,就不再要求殖民地独立了。
美洲殖民地的美国人是为英国的胜利而高兴地,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巴黎合约签订后高兴地写信给自己的英国友人说:“没有人比我对加拿大的陷落更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殖民地人,更因为我是一个英国人。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大英帝国之伟大和稳定的基础在美洲。”
新法兰西在美洲消失了,但是法语文化并没有消失,并且在加拿大一直繁荣至今。
富兰克林当时的观点代表了美洲的美国人的态度,他们因身为英国人而骄傲,他们也为英国而战,作为胜利的一方和对战争有重大贡献的一方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自治,他们认为这是基于他们的杰出贡献他们应该得到的。富兰克林希望看到的是英美之间在英国的王冠下实现大联盟,他当时认为一个反对母国的美国人的联盟是不可能的,但是随后的20年,英国人施加给美洲的的恰恰是一轮又一轮的压迫和保证。
一个国家和一个崭新的民族要脱离日不落帝国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