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2010-09-17 16:30:41)
标签:

卫德诺

美国

北京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藏书量

校园

分类: 笔扫天下

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chenghuanwen 更新于2009年01月1日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 于是,“大学者,乃追随大师而学也”,几乎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其实,梅贻琦先生所言大抵只说对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大师都是人,是人就会死,大师 死了,又如何去追随?况且教师常有,而大师则不常有。同时,大师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己成长起来的。王季思先生曾言:做学问不是靠拼 命,而是靠长命。斋主亦曾言:只要自己不“走光”,同辈都“走光”了,多半有机会成为大师。这种道理应该不是很深奥。

    林语堂先生曾言:“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的大小”。1919年,林语堂离开清华学校教员岗位,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面对着哈佛学院图书馆(Widener Library),林语堂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对过去在学校读书总感到不甚满意,但也弄不清所以然,一直等我进了哈佛大学,我才体会到在大学时代,我所损失的是什么”。“这个世界,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也就是卫德诺图书馆。”

    斋主认为林语堂先生所言极是, 因为他道出了大学的根本。倘若将梅贻琦先生所言与林语堂先生所言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大师 图书馆=大学”,那么,我们对于大学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因为 大师总是会如水而逝的,但是,图书馆则沉淀、积累和传承着大学的文化学术和大师的思想与精神,手执一卷,阅读大师的著述,就是在聆听大师的教诲,追随大师 而学。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大师的多少,但是一定取决于其图书馆的大小。

    斋主常言: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大型的图书馆就不是大学。同时,一流的大型图书馆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个 大学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建筑,但是,绝不可能在数十年内就建立起真正一流的图书馆,因为文献资源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 情。可以说,一个大学的文献资源的积累有多深厚,其学术与文化的积累就有多深厚,图书馆是大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自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我国不少大学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口号倒是挺响亮,也挺能糊弄政府和民众,但是,很少有人去论证一下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连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都没有弄清楚,又谈何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

    虽然要说清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并非易事,但是,无论哪种标准,图书馆一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因此,仅从图书馆这一项指标上,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

    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见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网 站):在113个研究大学的图书馆中,藏书量在1000万册以上的有6所,在500-1000万册之间的有所21所,在300-500万册之间的有53 所,在200-300册之间的有38所,其中哈佛大学更是接近1600万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没有复本,只有极少数图书有1-2个 复本,因此,其藏书的册数(volume)或者件数(item)与种数(title)的距离并不大。

    我国目前没有比较可靠的高校图书馆统计资料,从教育部高校图工委2005年对314所高校图书馆的不完全统计来看:在317 所高校图书馆中,藏书量在400-500万册的有2所,其中北京大学图书馆以480多万册位居首位,藏书量在300-400万册之间的有7所,藏书量在 200-300万册之间的有14所,其他的都在200万册以下。三年过去了,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应该不至于有太大变化。唯一变化比较 大的可能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斋主最近获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藏书量大约为780万册(件)。从其绝对数量来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即使与美国研 究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大概也可以进入前20位的行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政策与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藏书都有复本,而且通常是3-5个复本,因此其藏书的当量(种数)并不大,一般来说将藏书的册数(件数)除以3,大抵基本相当于 实际藏书的种数。这种计算也许不科学不准确,但是对于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图书馆来说,不会相去太远。而未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册数恐怕要除 以5,才是实际种数(其中的原因不用说,大家都清楚)。如是说来,即使是藏书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以780万册计算,其藏书的 种数大概也就只有200万种左右。与美国研究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应该排在80位之后,其他的大学图书馆就更不用说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的这113所研究大学并非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其中许多大学在美国也不过是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如果拿全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 来比较,我国大学图书馆藏书量的差距还会更加大。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是国际化的,而我国的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是本土化 的,即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数量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这也是我国大学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中(80多个图书馆),仅专门收藏东亚文献的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藏书量就超过了100万册,其中中文藏书大约66万册,日文藏书 大约30万册,韩文藏书大约13万册,越南藏书大约1.5万册,藏文4300册,满文3500册,蒙文500册。这些藏书的复本量极少!其藏书质量之高, 数量之多,无不令我国学者羡慕和向往。斋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的大学图书馆中,没有几个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种数和藏书质量能够超过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 燕京图书馆!我国绝大数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尚且不及哈佛大学的一个东亚图书馆的藏书,又谈何世界一流?

    至于数字资源,其中的差距就更大,在此不必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未来50年内,中国可能也不会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因为中国的大学大多不知道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中心作用,当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所谓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在瞎掰或者忽悠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