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摘:傅斯年先生《破坏》

(2009-11-03 20:41:09)
标签:

傅斯年

文化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破坏

 

傅斯年

(1896-1950),中国现代学者。本文选自《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几个月以来,为着暴乱政潮的反响,受了欧战结局的教训,中国的思想言论界,渐渐容受新空气了。什么民本主义,一齐大谈特谈。有几家政党作用的报纸,居然用白话做文,居然主张自由思想,居然登载安那其主义克鲁泡特金的自叙传,这总算难能可贵的,也是可以乐观的。我今天在一家上海报纸上,看见一条短评说——

    现在中国的情势,要求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艺的输入,非常之殷;恐怕是没有人不晓得的。但是有一班人,他虽是做这输入的事业,然并不是将新文艺,新道德,新思想,多多益善的输入进来,却在那里专门想打破旧文艺,旧道德,旧思想,终日里做了许多驳难痛骂的文章。

    我以为这个样子,与那新陈代谢的道理,颇不相合。譬如一个瓶,藏满了旧空气,如要改为新空气,虽是终日拿这个瓶来摇动,那旧空气依然不出去的。所以我们若认定中国今天既需要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艺,我们就该尽量充分的把他输入,不要与那旧道德,旧思想,旧文艺挑战:因为他自然而然的会消灭的。

    这话猛然看见,好像也有道理,仔细一想,竟是不能自完其说。新道德与旧道德,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艺与旧文艺,同时占据同一空间,不把一种除去,另一种如何进来?若是中国并没旧思想,旧道德,旧文艺,那么只用介绍新的就完了,不必对于旧的打击了。只是中国本来有一种道德,思想,文艺,大家对他信服的很,以为神圣似的。如果不发现了他的不是,不能坠大家对他的信仰心,自然不能容新的,还用什么方法引新的进来?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钻进来。中国是有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中国提倡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处处和旧有的冲突,实在有异常的困难,比不得在空无所有的国家,容易提倡。所以我们应当一方面从创造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着手;一方面应当发表破坏旧有的主义。这是势必处此的办法。像这家报纸的议论,竟是似是而非不通的很呀。

    但是我们新潮的主张,并不是仅仅破坏,就可了事。我们对于破坏有几层意见:

    (1)长期的破坏,不见建设的事业,要渐渐丧失信用的。

    (2)若把长期破坏的精神,留几分用在建设上,成就总比长期破坏多。

    (3)发破坏的议论,自然免不了攻击别人:但是必须照着“哀矜勿喜”的心理。现在思想沉沦的人,到处皆是,固然可恶的很,可也一半是社会造就出的:他们不便自负责任。我们对于不同调的,总要给他个“逃杨归儒”的机会,并且用“归斯受之”的待遇。若果不然,一味的快意而谈,可以接近的,也弄得上了千里之外,还能有什么功效?还能化得甚人?须知立异的目的,在乎求人同我,不可以立异为高。现在中国的思想文艺界,实在可怜了:总要存大慈大悲的心境,超脱一个是一个哪!

这一面是这样讲。也还有不得不菲薄别人的时候,我们断断乎不可从乡愿态度;我在本志的发刊词上,已经说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