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馨雅兰
温馨雅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02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又是什么?哲学,首先是折磨人的

(2021-01-19 15:18:06)
标签:

长篇连载

文化

雅兰

原创

哲学

分类: 苦禅·道生

一个作家的隐秘世界                      一个人物姓名消失的当代

一个教育家的诟病羁思                    一本以狗的视角探知人类的书

《在我离开你之前》——值得你拥有

 

《在我离开你之前》

享有著权严禁刊载转载侵权必究! 

雅兰·

 

                  ——感谢你,给我这种方式!也只有这样,我们彼此才能永远在一起……


                       哲学又是什么?哲学,首先是折磨人的
   

 十:哲学又是什么?哲学,首先是折磨人的

 

你期盼周末,能快点到来。虽然,等待在沉寂中,逐渐画上句号。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情缘递互。你在原点,越来越炙烈。而我,已然离开你。你不知,我身在何处。

中考课堂上,有的学生,安静地坐着。有的学生,举手。略有几个述说的,结果,都是没有发现我的踪迹。这个时候,你已能平静接受。

有时,你会跟学生说到,有和无。

你问学生,李白是哪个朝代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唐朝。你又问学生,李白是什么人?学生回答,诗人。学生答案简要,你做了补充。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略微停顿了一下,问学生,李白死没死?教室里,轰得一下,喧闹了起来,学生大笑。

有学生说,老师,李白死了,李白早就死了。还有学生说,李白是跳江死的。你冷静地看着说话的学生。你问他,李白是哪一年死的?又死了多少年?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你用清澈的眼光,看过每一个学生。然后,你肃穆地对学生说,孩子们都说错了,李白没有死,李白还活着。

死,是一种消失,是一种存在后的虚无。消失,有彻底的消失,有隐形消失,前一种多是形式上的,就好像你曾经拥有某种东西,后来,在某个条件的作用下,你失去了这个东西,被偷了或者其他因素。这样,某个东西,就消失了。后一种,潜藏在光影里,光影是什么?前人毛熙震的《菩萨蛮》词里有:光影暗相催,等闲秋又来;袁宏道在《龚惟长先生》里叹然:转盼之间,光影已失。光影,你首先不要想到阳光,你要想到的,是光阴。

光阴又是什么?光阴,就是日月的推移,是白昼和黑夜在相互替换。光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光阴,是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到的。你每度过一秒时间,光阴也就过去一秒。我们再回归到消失,某种物体,具体存在过,物体的实质,消失了,也就是具象,消失了。但由于物体存在时的价值或精神意义,物体就由一种抽象的有,在这个世界上,留存了下来。这种有,同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能感受到的,就是精神意义。

生命,在大自然中,是需要精神导向的。否则,生命失却本我,呈现的,是一种空无,是由内而外的空无。如若是人,这个人,就活得没有意义。他的活,只是一副身体。他的精神,是空虚的。他的内在,反馈给这个世界的,是一片荒芜。以这个层面,从反方向来说,李白根本没有消失,李白没有死。李白一直活在今天。

如果李白死了,今天的我们,怎么会知道他呢?又怎么能读到他的诗文?

你的话,让学生醍醐灌顶。学生很好奇,那些话,学生从来没听过,也都是学校老师不曾在课堂上,讲过的。

望着孩子们的晶亮眼睛,你又说到,这就是有与无。有,就是在,是具象。无,也是有,是一种抽象的有。这都在于,如何去领会和理解。有和无,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哲学又是什么?哲学,首先是折磨人的。

你的最后一句话,又让学生哄堂大笑。如此传授,你只能跟中学生说,小学生是无论如何都听不懂的。你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里,有了有与无,所以,面对学生的反馈,你的心里,便是有了坦然。

那节课,是写作课,也是每年授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哲学又是什么?哲学,首先是折磨人的



************************************************************

《在我离开你之前》,以狗的视角打开人类的世界。

(写作灵感来自于美国著名作家加思·斯坦的长篇小说《我在雨中等你》)

从寻找出发。字字句句,溢满深情。

当狗成为了叙述的主角,人类便自觉往后退却。

(性灵里的善得到推崇,是一种在。有。人性中的恶被隐匿,或被消失,是一种失。无)。而作者遭遇现实是残酷的:人,在。有;狗,失。无。

人类退却,便淡化称谓。所以,文字里的人物都没有姓名。同时,也在隐喻人类存在的状态。

整篇文字在回忆里进行,逐步游历于文学和教育之间。并通过小我的思考,轻叩着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引发读者去思考:有与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