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三十九)

(2020-04-09 07:53: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这些年参加的饭局数不胜数,咱这个人用掌柜的话说,没出息,不管谁叫着去热闹,脚底下像抹了油,出溜就滑过去了。这话说的有点过,基本上都是关系比较不错的朋友喊你去助兴,更何况退下来以后,关系网基本上不存在了,只有艺术圈和文学圈,再就是同学圈,基本上就在这些人当中转悠。

 

别以为喊我去还会给朋友破费多少,咱这些年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好伺候,所有的海鲜河鲜与我无关,要说请客这是大头,咱无福消受这些,你点大龙虾、鱼翅都与我无关,咱最喜欢吃的几样菜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油炸花生米、炒鸡蛋、拌咸菜丝,再不行炸个里脊肉就感觉非常奢侈,经常自己带着辣酱到酒局上,为的就是不给请客的添麻烦,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好伺候,喊着我参加不在乎饭菜贵贱 ,合口就行,请客的人花费在心理承受能力之内,估计受欢迎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文化圈里面有一个大腕,文学成绩显赫,而且对生活要求很高,大鱼大肉来者不拒,对请客人那的烟酒十分的挑剔,白酒低于五百元的不喝,五粮液或茅台象征性地喝一点,也就喝一个半斤八两,红酒同样每次去见到请客的人拿来红酒,他先拿过去,用大拇指往瓶子底部去试,酒瓶底窝深得,他会满意地露出微笑,晚上就以红酒为主,不用客气自己喝两瓶正好,带着微微的酒意,回家正好倒在床上就睡了。

 

他的这种生活标准给那些并不富裕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不小的压力,虽然想从他那里得到点创作的真经,但是算一下账又有点打怵,一瓶好酒将近上千元,两瓶好红酒也差不多的价格,那是好几篇作品的稿费才能做到,思来想去就喊一些不计较的文学老师前往,在酒席上问那些人,文学的问题你要去向那位大腕学习,他们露出很为难的样子。

 

不过像我这样吃饭比较简单的人,心里面也有很多不平衡,且不说曾经到外地收到的隆重礼遇和超标准的接待规模,结果自己对那些所谓的高档菜品根本就不感冒,让请客的人觉得很没面子,例如鱼翅和海参,再就是大龙虾,看起来挺漂亮与我无关,请客的人问你是怎么回事,根本就不用问这些问题,不吃就又不吃的道理。并不是我廉洁,而是我无福消受。

 

这些年参加了不少的婚宴,小城的婚宴必备的“三大件”,海参、鲍鱼和大虾,用朋友的话说,吃完这三样基本上就把份子钱给吃回来了,也基本上可以走了。当然更有开玩笑的,说对于那些爱喝酒的人参加婚宴,都带着一个塑料袋,把属于自己的那“三大件”装到里面,放到自己的包里,一个是回家以后吃,一个是回家给孩子和媳妇吃。有人会问这是干什么,他们说,留着肚子喝酒,别喝高了,万一吐了,那些好东西就可惜了。

 

我就没这样的福分了,三大件与我没关系,谁靠着我顺手把这三大件让他们帮我吃了,整个婚宴能让我吃的只有香酥鸡或红焖鸡,再就是蔬菜,用我的话说,凑份子一千元,吃到肚子里的不到二十元,带走的那包喜糖算下来就是五十元,里面一般都是六块

 

那些年还没有“八项规定”的时候,跟着领导考察工作,走南闯北,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样,盛情接待,后来听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全国系统是一家,谁不请客谁犯法。无论走到哪里谈工作,看现场绝对不超过两个小时,往往中午和晚上的款待远远超过参观学习的时间,要是遇到了熟人特别的关系单位,放心那就是一个通宵达旦,跟着领导的同行知道了自己的饮食习性,饭量大的靠着我,知道一定会“多吃多占”。

 

后来单位的同事知道了我的这些饮食口味,每次去出检查工作都在业务单位请客时,主动靠着我坐,知道那些单位不知道我的吃饭的“毛病”,一旦上来好吃的那“三大件”,他将可以多吃多占,一定会知道端给我的这些物品一定会端到他的面前,这样的表现一定会赚一个好人缘。再后来人家知道了自己的这些饮食习惯,也就省了那些客套,直接找自己喜欢吃的物品,请客的东道主不客气地说,就你这样的吃法,你每天到这里来我们都不害怕,菜钱一共花不了几十块钱。

 

有人问我从小就这样吗?靠,自己小时候哪有大鱼大肉,包括春节也不可能这样,在我记忆中从四岁开始有了记忆,经常早餐就是玉米面粥,偶尔才会煮大米饭周,而且是限量的,每个孩子只能喝一碗,在要求大人会说没有了,顶多在个小半勺,那时候粮食不够吃的,就不敢去想什么改善生活的事情,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特别是我,从小真的被饿怕了,这方面的文字写的太多了,遇到自然灾害,谁还能想到自己也成为了受害者,被送回老家的自己不明白自然灾害是什么,饥饿感是真真切切,但是哪有给你吃的东西,到最后老家人想出了办法,给不到三岁的我吃糯米面煮的稀饭,说那样不好消化,吃了很长时间不会感觉饿,结果还真的像大人说的那样,就是不饿,见到喂饭就直哭不吃,用现在的观点看的了厌食症,最后吃不进饭开始消瘦,最后成为了最标准的非洲难民的形象,皮包着骨头,躺在那里奄奄一息。

 

后来从死亡线上拽回来以后,心里面就剩下了一个吃心眼,这方面的文自己也写了不少,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吃上,这样的心理需要移植到自己工作以后才有所改变,到了当下成为了吃成三高的人,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所有的的这些病都是自己贪得无厌吃出来的毛病,发现小时候和现在都走向了极端,都是极端惹出来的毛病。

 

到了小学以后,记忆里就更好了,对吃的那种要求也成为了心目中的最大的需求,每天吃饭绝对的会认真对待,别看小时候经常吃玉米面做的窝窝头,但是哪一天家里面的阿姨心情好了,也会在做窝窝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玉米饼子的时候,和面的时候加上一把糖,做出来的窝窝头甜丝丝的特别的好吃,再后来发现等窝窝头彻底凉了以后更好吃,跟吃点心一样,趁着阿姨不注意偷上一个跑到院子里吃掉,那美的滋味别提有幸福。

 

家里面照顾我们的阿姨特别讨厌我的那种吃相,总是被他训斥,因为见到好吃的物品表现出来的那种渴望是真真切切,不留一点虚假,不仅如此,对阿姨给我的那份多与少也会斤斤计较,用阿姨的话说,你这么一个小个头,数你吃的多,除去有一个大头,再就是一个大肚子,也不怕把你的肚子撑破。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差不多,别以为自己家里面经常吃窝窝头,邻居家虽然一墙之隔,后来发现他们家的生活水平跟我们相差无几,都在一个厨房做饭,飘出来的香味没有什么区别,证明都是做了差不多的饭菜,早晨起来的咸菜是雷打不动,绝不会还有什么变化,唯独的变化就是立冬以后腌制的雪里蕻和泡菜,这成为了我们最喜欢的就这吃饭的菜,也同样不会让你紧着去吃,家里面的大人故意把咸菜腌的很咸,就是为了让你少吃,那时候自己经常去偷着吃,吃多了用途话说“齁着了”不停的咳,最后只能到卫生所开止咳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