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四十)

(2020-04-10 06:58: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在一个场合见到了那么多的老同事,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让你有点激动,大家握手致意,感觉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但是,很快就恢复了自己的冷静,发现这不过是一种客情,毕竟一起共事了那么多年,有多深的感情不敢去说,最起码自己知道一起相处的日子大家还都说得过去,至于自己的毛病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他们还算作是包容,后来自己离开还心里面有点不舍,再后来发现对于员工而言,谁对职工好,职工就对你好,不分先来后到职工的感情非常朴素,看领导对职工是真好还是假好检验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让职工得实惠怎样,人不为己谁肯早期,就这么一个道理。

 

人都自我膨胀,也经常自以为是,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组织上让你在那里负责,不过是替人守摊而已,那时候年轻不知道这一层面的意思,误以为是委以重任,想方设法想做出点成绩让领导看一下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使命,后来真的把自己当回事请,这就是你开始走弯路的开始,自己全然不知还以为正是当年,所以说经验都是在挫折中总结出来的。

 

其实这项工作的内容是在这个特定时期的一种补充和需要,所以说跟底下的具体办事的人讲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内涵和对工作的好处,相信更多的人会知道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可以往领导脸上贴金,也可以让职工的实惠,一举两得,所以把话说到了,别人明白了,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也正是这样误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能力,后来知道你不过是在扮演宣传员的脚色,等大家明白了都过来参加,那时这项工作的最初出发点找的好,与你一点关系没有,与你有关的也就是为他们服务,估计自己也知道也只有通过服务来证明自己的说法,而服务的标准和要求有需要一个制度和管理方法,这些也不是你自己制定的,是有现成的模式,照搬过来既可以。

 

到今天来看职工的觉悟对于工作的推进至关重要,自己很有幸找了一批思想觉悟很高的员工,最初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看他们,到了今天才知道他们比我做得要好,最起码知道自己说的那些哪些是对的,那些可以置之不理,其实,自己在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在施展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对工作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虽然自己在职期间想到了个职工创造福利的机会,但是自己做的与职工内心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一点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之后的继承者大刀阔斧地为职工谋求福利,把我多年没有办好的事情逐一落实,让职工看到了真正为职工办事的领导,  相比之下自己就感觉出了差距,用现在的话说,我依然是传统思维模式,早就与当代职工的想法脱节。

 

更可笑的是,除去食堂给职工创造点福利,再就是那时候还允许在结余的大前提下搞好职工的福利,这些从表面上看职工挺满意,其实因该考虑到职工内心里到底想什么,不能以你个人的想法为标准,要知道那时候你假如能够为职工从劳动待遇上,职工的归属问题上切实地去解决,可能他们发挥出来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我自己认为带着职工出去参观,让他们到祖国的各地看一下,长一下世面,看一下其他兄弟城市的工作是如何做的,有对比才有认识,就这样自己在职期间组织了单位的员工和学术的代办人员每年分两个季节出去,跑了不少地方,觉得是一件挺美的事情。

 

那些年跟基层的关系搞得亲如一家是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的活动不断加深,最后这样的活动都成为了基层的一种期盼,之所以愿意跟着你继续去干,主要感觉还有这样一个福利待遇。不过后来发现职工已经对这样的活动感觉麻木了,更希望从深层面为单位职工做点事情,因为大家知道虽然都成为带队的团长,他们负的责任有点让他们担惊受怕,因为我的要求只能让基层的代办员高兴,宁愿我们吃苦受累。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去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疲惫了,开始挑三拣四,变得越来越难伺候了,再就是去的地方那时候大多不是很远,邻近省市的有相关业务的城市,后来业务希望走得更远一点,又面对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去的越远花费越大,基层单位对花费太大的学习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就成为了关系才能去得现实,背离了真正需要学习人的初衷,最后成为了一个挺让人头痛的事情,不去不行,去远了也不行,后来分析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就是自己没有最初制定严格的制度,粗放行的管理方法暴露出来一定要发生的问题。

 

包括给职工办食堂也是那样,最初员工们都会说为职工办了一件好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口味的不同,吃长了没有了新鲜的感觉,便开始提意见,给食堂的管理员提意见,有的说不能太浑,还有的说花样不行,呈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发现倒是邻近单位的那些员工这样的问题提的少,便让办公室做调查,后来反应说,因为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的少,吃多的沾光,吃少的吃亏,最后职代会一致通过,把中午的午饭补助发给个人,食堂不在做饭。

 

一桩好事情到最后就呈现出这样的局面,这同样是自己欠缺考虑,完全有不同的方法面对这些问题,可借鉴的单位太多了,那时候自己已经无心去关注这些问题,把这些事情交给底下人去办,底下人永远不会跟一把手那样想的周全,认为这样挺好,更公平,所以即便我反对,还是少数服从多数。

 

上面的领导看低下的人同样也是这样,别看对你不太说什么,其实他自己内心里面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他自己的主见,也有道听途说的一些事情,所以这些领导即便你感觉他对你不错,放心那不过是他懒得与你更多交流,让你放手去干的事情,绝不是他就纳闷认同你,要看你对他的态度。

 

我说过多次,自己最没有数的事情就是在这方面,你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就是领导委派你临时过来帮助领导把舵,而不是就是你自己说了算,关键时候一定要请示领导,把领导放在整个工作的显著位置,让领导有一个存在感,一种敬畏感,你不能一味让你临时负责,那就是你一手遮天了,你不过是领导方的一个风筝,随时可以收线把你放在地上。

 

自己幼稚的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那就是对领导最大的负责,所以很少与领导去沟通,只是遇到了工作上的麻烦去找他,可想而知,一两次可以有耐心地为你去做一些工作,但是久而久之,他就有了不同的想法,这些事情为何不提前跟我说,跟我商量,你遇到了难题找我,你顺风顺水的时候干嘛去了,更让领导心里不舒服的是,看到你趾高气昂的样子,领导心里在想我不让你做这件事情,你能摆出这样一副样子吗,用小城土话说:有点扎煞。

 

自以为无所不能,自以为就自己懂业务,到现在觉得太可笑了,居然自己能膨胀到如此的程度,别说你,更大领导更迭不一样照常的生活和工作,这个世界说白了离开谁都可以,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请。事情就像自己后来预测的那样,回家以后一切归零,后来才知道新人比你干得好,你早就应该离开那里,结果是自找没趣。

 

    你不过是曾经记忆中的一个点,就像看电影一样,当初也有激动的时候,等到散场回到家里面可能还在激动着,在过了两天或两个月,你早就把看电影的那件事情忘记了,你就是那部电影,在更多人的心目中早就忘记了,即便提起来还可以说上几句,放心最短的时间这件事情就不会再提了,所以说,微笑和迎合都是场面上的事情,庆幸还有这样的笑容,面对无人境界的走过去你也要去适应,这就是现实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