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七十三)
(2019-08-28 07:57: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别看现在对电视一点不感冒,退回去四十年绝不是这样,现在想想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也不是不喜欢看电视,只是兴趣发生了变化,对那些肥皂剧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兴趣,但是,每天看新闻成为了吃饭时候的“下酒菜”,就像我说的那样对所报道的很多新闻,你不要全信,也不要不信,要分析得去看,说的越多的事情一定是问题最多的事情,而一件事情说得越好,这件事情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上面不得不出来为自己说话,假如你这样去看的话,你会把握住当前面对的一些社会问题。
现在的新闻跟现在的报纸一样,呈现出异口同声的感觉,我曾经说过,自从小城的报业集团归属省内的最大的媒体集团之后,曾经感觉有点特色的报纸就变得绝对一致起来,自己也认识这些媒体的一些人,见到他们不无调侃的跟他们说,现在绝对讲政治,步调一致,口径一致,就像是孪生兄弟,看一份报纸就知道所有的事情了,不一样的就是广告节目,媒体的熟人只能用微笑面对,什么话不敢随便去说,知道隔墙有耳。
为了照顾朋友在那里,每年还是把他们的报纸订上一份,并不是想看,而是觉得他们在那里你不订一份有点对不起他们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作家出了书,你直说好,就是不买,这真的有点不够意思,就是出于这种想法,每年还是订上几份报纸,即使不跟这些熟人说,但是见面的时候就报纸上的一些问题谈自己的观点他们就知道自己依然在关注他们的报纸。
有一件事情没跟熟人去说,那就是报纸拿回来直接放到卫生间,看报纸是在卫生间排毒时候的消遣资料,觉得只有在那里自己才能看得认真,首先先看大题目,转一圈下来,记住几个自己觉得可以看的题目,再去逐一的细看,发现没什么实际意义,就一目十行的去看,有点意思的就慢慢地去看,三份报纸一刻钟之内全部看完,即便是看不完也没关系,自己的胃肠不可能在这一天里就去一次,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哪里几次,就这样一遍遍的翻阅基本上就看细致了。
电视节目现在主要看的是体育节目,再就是晚上十点半之后的中央六频道的电影节目,那个时间段大多都是介绍国外的一些电影,有一些感觉还是不错的影片,不过到现在也逐渐的减少了这样的阅读,因为觉得那些可能永远也看不完的书籍,逼着你要保持着一种对他们忏悔的心情,去尽可能的阅读一些,而且你自己知道真正的读进去的感觉比看电影要有意思得多,这就是书籍与影片的不同之处,书籍是作家讲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而电影则是这个故事的删节本,里面缺了很多你觉得应该保存的细节,假如这样形容还不准确的话,我认为读书是在看原本,而看电影则是在阅读洁本书籍,一个是一丝不挂地呈现给你,一个是穿这衣服在你面前扭动,你想看哪个不言而喻。
至于喜欢看体育节目,过去是想看热闹,自己喜爱的那几项体育活动,有了赛事自己便会找到哪里观看,后来发现看这些赛事对自己喜欢这些体育项目的本身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在后来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一个体育迷,发现身边有很多特别棒的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迷,他们可以说是完全放弃了很多东西,通宵达旦地收看,而且对那些项目的知名运动员如数家珍,自己就根本做不到这些,无非就是看热闹而已。
这样一想自己观看的热情也就不高了,遇到足球集锦的时候坐在那里看一下,国内足球自己基本上就不看,用自己的话说,生不了那个气,泱泱大国连亚洲都踢不出去,让周边的小国戏弄。再就是偶尔赢了一场,我们的媒体就给大量的吹捧,把本就是三四流的球队说成是世界级的水平,没想到过了不长时间,又遗憾出局。这不是我胡说,去年好像是U12少年足球队在国际赛事上一段时间表现不错,我们的媒体就把他们吹上了天,没想到接下来就是连遭败绩,后来挡在了出线圈外,接下来就是国民的指责声音。
现在自己知道为什么喜欢体育节目,那是对自己曾经的喜爱的一种眷恋与回顾,每每看到场上的运动员拼搏,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精力旺盛,加上没有别的嗜好,说喜欢体育还不如说喜欢玩,在单位中午吃完饭,与年轻人一起踢足球,打篮球玩得不亦乐乎,到最后玩出想法,带着队伍四处找人比赛,在比赛的时候又发生了很多好玩的事情。
现在自己有大把的时间,玩得想法几乎不占主导地位,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在家里面的电脑前,当然也有找你一起活动的人,但是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那种兴奋劲头了,想到更多的时自己的身体情况,就是去了那里也是根据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自己把握,大多在别人还没有感觉的时候,自己便会停下来,自己已经感觉到某一种不适应了,自己知道这就是老的表现。
家里面订报纸的时间自从自己懂事和有记忆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送报纸的定点都会到来,最牛逼的是那时候有《参考消息》,因为定这样的报纸需要有一定的级别,家里面有这份报纸就知道不是一般家庭,现在知道也是虚荣心,家里面大人不让我看,害怕我出去胡说,那时候胡乱说话时会招惹是非的,也正好自己不愿意看报纸,连自己的课本都不喜欢,报纸就更不喜欢了。
家里面的电视机拥有的时间也是跟这大流,估计是家里面的大人为买电视机也很纠结,电视机一个是体现生活的相对富足,对满足虚荣心来说那绝对相当有效果,估计考虑更多的是像我这样本来就不愿意学习的孩子的影响,也正像大人担心的那样,电视机买回来以后,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晚上如何看电视一个事情上,对读书的那些事情就更不愿意做了。
那时候全楼只有我们家最先买了电视机,而且是一个九英寸的电视机,邻居知道家里面买了电视机到了晚上都去我们家里面观看,放在一个地方前面坐了两三排人,最初家长还给大人倒杯水,时间长了估计心里面挺烦,也就不再提喝水的事情了,记得很清楚日本电视剧《血疑》和《排球女将》成为了自己的一块心病,每天晚上播放完了以后总是感觉意犹未尽,就希望第二天的晚上尽快到来,自己的这种急切心情让家里面的大人很是担忧。
更让人闹心的还不是电视剧的问题,是经常出现信号不好的事情,信号一不好,银屏上全是雪花,之后就是杂音,我就要赶紧起来调整电视机天线,经过不断地调整才会恢复最初的那种状态,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感觉着急,那些沉迷在电视剧里的邻居比我更着急,耐不住性子的索性起身走了。也就是那时候有一种说法,说在电视机天线上挂一块肉收视效果更好,不过我做实验,用手抓住天线,效果非常明显。到当下才知道那种信号不好的原因并不是电视台频率发射的不好,而是周边的军用雷达的干扰。
这些回忆过去了将近五十年,到现在电视机早已经不是所谓的奢侈品,成为了家庭里面的最一般的物件,电视机从最初的高价格,到现在已经卖到了萝卜价,自从有了电脑以后,电脑也有了电视的功能,大家对电视的那种关渡程度早已经大大减退,最喜欢看电视的自己已经感觉到可有可无,再也没有曾经的那些狗精神,有的时候看到掌柜的看的有滋有味还有点羡慕她,觉得这也是表现出一种恒定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