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五十八)

(2019-08-07 07:45:14)
标签:

杂谈

小时候认为家长说的都是对的,当然也不敢想不对的事情,特别是家长表现出来的那种苦口婆心的态度,觉得确实是自己错了。到了大一点发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孩子中间厚此非彼,你心里就产生了不平衡的感觉,虽然不敢说,但心里面特别的委屈,现在知道造成的心理伤害很大,可能长大以后你不表现在对待家里人的身上,可能表现在对同事和其他人的身上,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拉帮结伙的源头的出处。

 

现在能理解为什么家长有偏心眼,有的孩子听话让大人喜欢,带着这样乖巧的孩子出去给大人争脸,我曾多次写过,小时候自己就是一个农村上来的孩子,也不会要好,每天脏兮兮,别说是父母,家里面的阿姨都不待见你,而那时候哥哥从小表现出来的都太出色了,长的帅气,又表现出一种文静的样子,在学校里面学习也好,在家长的训导下也特有礼貌,带到哪里都说这孩子乖巧,认为这是家长教育培养的结果,永远也想不到家里面还有一个反面教材。

 

咱从小呈现出来的样子用一句俗语形容更为贴切“麻绳绑豆腐——没法提”,大人从老家抱回来以后,经过医院的全力救治,终于从死神那里拽了回来,之后就成为瘦小体弱的孩子,而且形象也是一个农村孩子的样子,不太要好,在农村走到那坐到那趟在那,根本就不知道干净脏的概念,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大人非常的头痛。

 

最关键学前的幼儿园也没有上过,一个人习惯了,也不会跟人交往,在学习上也不开窍,到了学校里面很快就到了学习差劲的同学行列,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觉得跟他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呆在一起挺好,这些都让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这样的孩子家长能喜欢才见鬼了。

 

也正因为反差很大,大多父母带孩子出去,都会带着哥哥,把我留家里面,那时候自己小并不知道自己显示出来的那些让人看不惯的事情,觉得跟哥哥没什么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没有自知之明,所以看到大人带着哥哥要出去,心里面就着急,也想跟着去,孩子的表情大人一看就知道,告诉我在家里面好好呆着,很快就回来,万般无奈,只好含着眼泪看着他们出门。

 

现在想想大人偏向某一个孩子,作为失宠的那个同样也是一件好事情,最起码让你逐渐适应这样的心理不平衡带给你的压力,而且还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动力,自己学会鼓励自己,逐渐形成百折不挠的精神,到社会上面对这样的事情也就有了抵抗力,从坏事变为好事情,因为你发现家里面的不平衡那是小不平衡,毕竟还带有血缘与亲情在里面。

 

到了工作以后你才发现,在单位上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特别有的领导水平有限,领导对手下的员工有印象病,那件事情没做好,那就成为了你的能力不行的具体表现,忘记了随着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会改变,那你就慢慢地去让领导改变看法吧,或许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因为你能够让领导看到你另一面太难了。

 

不过家长那一天良心发泄,决定带着你一起出去,就像我写的那样带着进城去看一下,开一个洋荤,自己最初也是会满心欢喜,家长告诫自己的那些事情也会点头表示认同,但是,到了城里跟着大人走了没多长的路,就感觉到没劲走了,就开始表示要休息,大人的脸色就变了,最后不得不让哥哥陪着我坐在商场的板凳上休息,可想而知哥哥会怎样地对待你,原本他可以多跟着看一点光景。

 

到了中午吃,一会上厕所小解,吃了没多长时间,又想去卫生间大手,家长的耐性也有限,没好脸的说你,你感觉委屈大了,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而这也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直言告诉你,下次你别再想跟着我们出去了,不知道把大人逛街的兴致也破坏了,从此就成为了被数落的对象,说实话,那时候就盼着回家了。不过下一次自己又忘了家长曾经说的那些话,一旦看到大人带着哥哥要出去,又急不可耐了。

 

上了学以后,老师就是学校里的父母,后来发现同样是对同学的态度也是跟家长一样分出不同的等次,厚此非彼更严重,像我们这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严格意义上说是不愿意学习的同学,老师能看好你才见鬼了,小时候在家蒙受“不公正待遇”可以说习以为常,培养出较强抵抗能力,也就不在乎那些,后来知道大人也好,老师也好表现出来的这些是人之常情。

 

老师那有不喜欢学习好的同学道理,那也是老师的业绩,自然向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就成了他们的心头之患,不喜欢这样不思进取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跟家里面的情况一样,这与工作期间领导喜欢听话的员工道理一样。

 

最关键的是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还有领导也好,最初给你的感觉是一个完人,自己就认为他们就是正义的化身,就没想到他们同样会犯错误,而且他们同样跟我们一样在经受来自不同层面上的不公正的待遇。

 

六十年代中期在家里面一言九鼎的家长,突然地有一天就被戴上了高帽,就成为了被人批判的对象,孩子傻了眼,一贯以正确为化身的父亲,怎么会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而且还罗列了那么多“罪状”,你都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在后来造反的风气刮到了学校,一脸严肃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成为了反面对象,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当初要求你好好学习那种严厉有错吗?还有翻腾你的历史上的那些事情会是真的吗,在没有自己判断的大前提下,你就认为这是真的。

 

记得六十年代中期在京城的军事博物馆搞过一个展览,专门展示除了被打倒的领导家里面翻出来的那些资本主义的生活用品,曾经的大官夫人家里面抄出来的各种鞋子将近一百多双,自己跟着学校统一组织去排队看过,自己就不明白要这么多的鞋干什么。

 

WG过去将近五十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现在不客气的说,自己拥有的鞋也有十几双,别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的鞋子了,那是显示你生活富裕的一种象征,现在更多的人不会再为有多少鞋而大惊小怪,用我媳妇的话说,家里面最好不要摆太多的鞋,说一个人鞋多意味着心事就多,不知道这是从哪个地方去讲的。

 

那时候去参观教育展览,正是WG开始不久,那时候非常清楚地记着一般家里面的孩子鞋子最多就两双,一双夏天穿的,在一双就是天冷时候穿的,而夏天的凉鞋基本上都是经过“再加工”的旧凉鞋,经常在学校里玩高兴的时候,鞋带断了,不得不终止嬉戏打闹,那心里面才是一个窝囊。

 

不过回到家里面,把不能穿的凉鞋拿给阿姨看,阿姨看了以后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等着换新鞋,说实话,也没有新鞋,拿着火钩子,去炉子上将火钩子烧红以后,拿到水池子哪里,把断裂的地方用火钩子烫化将断裂处并在一起,用手按着,接着放到冷水上一冲,鞋就修好了,大人有手艺好的会在断裂处补上一块塑料,那样用得更长久。

 

看到被资本主义腐蚀的领导家属有那么多鞋,那种嫉妒就自然而然变成了恨,就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内心想法跟他们是一致的多多益善,有选择性,而且后来知道所有的鞋子都不能一下子穿到扔,鞋子也要有一个休息的过程。

 

在后来逐渐地知道,家长为什么在家里面总是教育孩子,总觉得孩子不懂事情,特别像我这样做事不考虑利弊关系的孩子,就更成为了家长的重点教育对象,你自己感觉无论你怎样去做,都很难满足家长的要求,在不断的批评教育下,你内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总做不好。

 

其实,你已经做得挺好了,但是家长就害怕你骄傲,所以即便你做得不错,也不会轻易的去表示这层意思,就像工作以后,你的工作完成的再好,领导也不会百分之百的满意,你知道领导对你的满意是通过不停让你去做事,才逐渐的了解,领导相信你能把这事情干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