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五十九)
(2019-08-08 07:32: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掌柜的去省内的某个城市办事去两天,知道又有两天属于自己自由空间,想了好几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抽时间去小城的书城看一下,前些日子翻阅书籍,看到作者对国内的某几个作家赞誉有加,又想到去查找这些人的作品,有一点小的好奇,觉得应该看一下,根据情况再说。
为什么喜欢倒书店里面去看,就是可以仔细的翻阅一下,最初买书的目的比较简单,认为别人都看的书籍,自己也不能落后,有那么一点跟风的感觉,倒不是这种感觉不好,到现在知道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去阅读,永远没有你自己的阅读喜好。
其实,自己也知道最初的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阅读的初期需要大量阅读,感兴趣的书籍都可以去看,俗话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但是看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开始重点阅读,因为你的精力和能力都开始下降,只能吃一点细粮,选择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作家的作品阅读。
总是这样去想,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不可能了,例如你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代表作你自然要去阅读,一旦你发现你对这个作家非常的有感觉,自然就有了对他作品全方面了解的过程,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书店寻找这些作家的作品,实在找不到也无所谓,知道还有当当网作为你的后台,将书目和作家的名字输上去搜索,他在国内的作品就全都出来了。
根据感觉去处理最后一米的事情,买或不买由着自己的那片刻的感觉,最终会是怎样大家能猜出来,为什么不直白去写,为了家庭的稳定,不想再让别人知道买这些“无谓”的书籍,在某些人的感觉里这就是浪费,这些书作为遗产对于一些人而言一文不值,假如是现金留下来,可以干点别的事情。
当然,第二个计划就是写点文字作为储备,现在一天写一点东西很难,经常有时候没感觉写不出来,即使硬撑着写一点文字,过两天你看就知道没有激情的文字很生涩,自己都觉得对不起阅读的问友,但是让你删除更舍不得,只好用自己后来的想法去修改,好与不好也顾不过来了,之所以总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旦有感觉,或者没有人来打扰,就一定多写一点,作为不时之需。
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写一篇文字,假如晚上有了感觉就在写一点,大多一天保持一篇的数量,觉得无论是上午,还是晚上把自己内心里想到的和想要表达出来的那些感觉写出来就足以了,就有如释重负的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在职职工干完这一天准备下班回家的那种感觉一样,证明这一天还能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不过自己虽然有了这样的计划,也很难实现这些提前做好的计划,还不知道这一天你会面对什么,特别是身体上给你发出的信号,很可能就没有了之前的感觉,会呆在家里面,知道身体感觉不舒服出去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当然这种感觉自己不会去跟别人去说,特别是跟掌柜的说这些事情,不舒服呆在家里面躺着或坐着,等着感觉逐渐地恢复,知道待在家里面没有急着要去办的事情。
一个人在家里面呆着到了这个年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到觉得有事情感不觉得孤独,就像我经常写的那样,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要不是自己强制性刹车,通宵达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这个年龄自己就不去做那些让第二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就倒在床上,知道只有好的感觉才有好的效果。
第三个想法就是去文化市场转一下,这是之前跟雕塑家贾真耀的约定,这是他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我的,说想掌握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脉络,文化市场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在那里你会了解全国的文化发展的动向,在那里你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让你的眼力越来越深刻,了解文化本身存在的深刻内涵。
其实我去文化市场基本上就是看热闹,基于经济实力的实际原因,再就是自己见多识少的弱点,到哪里根本就不敢买任何东西,前些年吃的亏太多了,用别人的话说,交学费太多也没有长进,所以去转着看一下,了解那个阶段时兴的物件是什么,更知道家里面已经放不下这些物件了。
这么多的想法到头来就像我说的那样,只完成了两件事情,剩下的都让晚上文友们的聚会给耽搁了,正因为家里面没有了管事的,放松了警惕性,再就是一高兴就把握不住,喝的酒有点高,回到家里面以后,坐在电脑前就犯迷糊,所以跟着感觉走上床倒下,所有的事情留给第二天再去做,想着是第二天补上,可是第二天你有面对新的事情,倒在床上想的那些事情第二天忘掉百分之四十了。
书店自己确实去了,不过自己感兴趣的那几个作家的书却少的可怜,自然就没法去买,倒是在那里东转转,西看看找到基本感觉应该买回去看的书,最后还是没有出手,觉得晚上回去再翻阅一下,心里面真的有一种强烈的想法过一天再说,更何况从当当网上买还有优惠,就这样书店去了,本着掌柜的指示精神只看不买。
文化市场也去了,人山人海,东西也真的不少,真假难辨,用贾老师的话说,看看摆在那里的老物件,带起你对往日这些物件的回忆足以,那就是给你灵感的地方,确实如此,那里看到了成捆的全国通用粮票,想到了自己出差的时候到单位膳食科去换,以至于到最后用全国通用粮票去农村换鸡蛋的事情,想买几张作为纪念,又考虑到别是现在仿制的物件,再加上一问,不零卖,要买一捆,每捆一百元,觉得不值。
在里面转了好几圈,也看不到有什么让你特别感兴趣的物件,有一些你觉得还可以的东西,例如一些非常陈旧的工具,让我想起了结婚前自己那个铁皮箱子里面的那些工具,看到那些工具就有想写文字的冲动,但是真的买回来,一定会遭到掌柜的强烈反对,自己完全可以调动自己的想象去写,没必要看着实物去写,那真的就是矫情。
从文化市场出来,赶紧赶回老人家里面,这是周六的规定动作,全家人到这一天都回去大团圆,通报下一周需要办的事情,没有事情吃完饭各自回家,掌柜的不在自己吃完饭便往回走,知道赶紧回去午休,晚上还有一个小的聚会等着自己,不去肯定不行,因为这是自己提出来的,那个文学大师很高兴的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当然还喊了一些人。
睡起觉来,到网络上转一小圈,看看博友们对自己博文的看法,不过现在没有那么认真的人了。大家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很少有人给你留言,最关键你写的那些文字没有什么思想内容,人家能大体扫一下就不错了,那是你一个人的唧唧歪歪,还指望着别人对你怎样,浏览一下,给你点一个赞就很幸运了。
四点半钟乘车前往喝酒的地方,有人会说晚上六点钟才聚会,你去那么早干什么?一个是到这个钟点坐车不好坐,总觉得有点距离,而且那些年养成的习惯,不愿意姗姗来迟,给人一种架子大的感觉。每次看到那些因为这样或那样事情晚来的朋友总会遭到早来日的指责,就不想找这样的麻烦。
现在的事情就是这样,虽然人家说是请你去吃饭,咱这个人不好意思空着手到哪里,怎么也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到饭店边上的那个农贸市场,买点大家喜欢吃的东西,算作自己的一点点心意。那个市场里面的很多摊贩都熟悉,都在热情地越着到他们的摊位上去,自己早已经有了想法,到哪里三下五除二,买了物品就走,送到那个请客的饭店,便坐在那里喝茶看手机等着。
晚上同样是高朋满座,一不小心又激动了一下,晚上九点四十结束,朋友开车将我送回家里,回到家里面的情况跟昨天一样,索性就上床睡觉,知道第二天早晨掌柜的就回来了,早睡早起,把家里面收拾一下,装做一个在家里面比较有自立能力的样子,其实,真的一个人呆在家里面很少关注家里面卫生的情况,对脏的忍耐程度自己绝对强大,就看不出哪里有可以打扫的地方。
一早去了海边遛弯,回到家里面看到在忙碌打扫卫生的掌柜的,跟她说,我根本就没在家里干什么事情,也一点不脏,瞎忙活什么。掌柜的投过来一个责怪的目光,说都快成猪圈了。不管这些回到陋室,换下衣服,回到客厅等着掌柜的做早饭了,知道自由主义的大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开始享用大丈夫的感觉。虽然有点吹,但是就那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