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四十)

(2019-07-17 08:28: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记忆中儿时的周末假如父母都在家的话早餐一定会丰富多彩,一改平日里稀饭咸菜的局面,体现家长在与不在的区别,记得很清楚到了周六的晚上老母亲就安排给我任务,让第二天一早去离家不远处的东方菜市边上的一个饭店,那里有炸油条的,让一早去买油条,那是我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

 

但由于附近的居民很多,经常买不到,也会改为买炸糕或炸“鞋底”,类似炸饼的食品,买这些早餐的花色品种的同时还要买豆浆,接到任务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那是长时间没有吃到这些物品馋出来的激动,一定会在闹钟响过以后一骨碌爬起来,从桌子上抓起钱便去那里,发现已经有不少人排队,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情绪,耐心地排队等候,买上这些物品,拿回家里面就像打了胜仗的战士。

 

周末的这一天基本上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到了中午或晚饭也与平时不一样,老母亲会亲自下厨房给精心烹制几道老父亲愿意吃的菜,老母亲心灵手巧,做饭水平是无师自通,炒出来的菜一尝就知道是老母亲做的,色香味俱全,以为在那个地方专门学过,后来老母亲说,小时候看着大人做饭记在心里面,随后自己做饭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学,练就了做饭的本领。

 

 

后来老母亲似乎想把她的手艺传给我,由于那时候自己年龄太小,又贪玩,根本就不愿意学这些手艺,在老母亲的威逼下学了做馒头和擀面条,以及基本的几道菜的制作,就不再愿意学那些事情,我曾经写过,即便学了这一点点皮毛,到了工作以后自己的这点小技能还是沾了不少光,特别是谈对象以后,到老岳父家略显伸手便赢得好评。

 

现在知道做饭的关键就是要舍得下料,再就是要把握火口,而那时候物资匮乏,你想下猛料都没机会,食用油是计划的,猪肉和鸡蛋是计划的,炒菜不放油根本就炒不出味,可是按照自己的那种烹饪手法根本就不可能,当初在老岳父家被取消掌勺资格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干了没多长时间把家里面的储存都快用完了,不得不赶紧叫停这个大手大脚用料的大厨。

 

到了周一父母回复工作状态,家里面的阿姨就又搬出老一套来了,不是苞米面的稀饭,就是大米稀饭,咸菜除去冬天有雪里蕻,平日里就是那个名为“噶大头”咸菜,吃长了总能感觉有一股怪怪的味道,你不喜欢吃也没办法,就没有别的菜可以吃,知道昨天晚上有剩的菜,但是你不敢提出要求,知道那是留到中午吃的,所以,从周一到周五早餐都是应付,也正因为这样才期盼着大人的休息,觉得大人在家的周末才是幸福的。

 

别看那时候自己年龄小,靠,胃口一点也不小,买一斤油条,除去大人吃一两根之外,自己一顿饭能吃三四根,用大人的话说,这孩子就是一个饿死鬼托生的,那么小的个子,有多大的胃,居然能吃三四根油条,还能喝上两碗豆浆。听到这些自己不言声,心里面想假如不加以限制的话,自己还能全吃了。

 

学生时代就这样稀里糊涂混了过去,别看能吃,但是也没有长肉,三根筋挑着一个头,跟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差不多,也不知道吃那么多的好东西都到哪去了,估计是有好胃口,但没有好的吸收能力,再就是平日里消耗太大,每天疯玩把那点营养都给消耗掉了,所以总处在吃不饱的饥饿状态,自己最关心的就是家里面饭橱忘上锁了没有,一旦看到没锁上,一定会找一点喜欢吃的东西垫垫肚子,胃口像一个无底洞。

 

到了工作以后,感觉单位上的食堂做的饭比家里面平时吃得好,所以,一阵子挺满足单位里的生活,特别是工作的前两年,快到春节之前,单位上都要组织职工聚餐,虽然自己每次都被派去服务,现在称之为青年志愿者,那时候就是帮助工作,可以说是满心欢喜,因为在筹备的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已经提前吃了一些好东西,肚子里有了“铺垫”。

 

住单身宿舍半年以后,周末逐渐感觉就不太适应了,因为职工伙房周日不开,又不让到疗养灶吃饭,只好周六的晚上,多打一点才回来,剩下一部分,第二天早晨将剩下的菜倒入开水,就剩馒头吃掉,越吃越觉得没滋味,所以,吃完早饭一定会把内务搞完以后,赶紧往家里面跑,回家去蹭好饭吃。

 

我曾经写过,那时候很多东西都是计划供应,而一些不供应的物资也非常的紧缺,例如食品厂的钙奶饼干,单位小卖部进了货,也不摆出来,基本上都藏起来,照顾领导和关系,那是我早晨起来的最爱之一,可是碍于买不到,所以看到同宿舍的那个团干部经常用茶缸泡钙奶饼干,自己那才是一个羡慕,经常问他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买到,他一听这话绝对会大包大揽,自己也绝对不会上他的当,知道一旦你让他帮你买,给他的钱就打水漂了。

 

那时候自己特别羡慕食堂的炊事员,觉得他们是最幸福的人,一天三顿饭都有保障,而且早饭跟着疗养员一起吃,咸菜的花色品种好几种,记得非常清楚,同样是“噶大头”咸菜,疗养灶将它切成丝,放上大葱、干辣椒和其他佐料爆炒,出来的味道绝对的不一样,老远味道那种香味就让你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

 

我们单身宿舍就有两个疗养灶的炊事员,他们把这种炒的咸菜带回宿舍让我尝尝,吃完了以后对食堂就更加向往了,但是自己不敢去跟领导说,知道一旦去了食堂干上了伙夫,想改变就不太容易了,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当伙夫找对象困难,而且名声不好听,但是知道他们吃饭不花钱,从心里面羡慕。

 

刚工作的那些年里,几乎每年都要去食堂帮忙,自己非常想去炒菜那里帮助工作,因为那里有好吃的物品,发现每次帮忙都安排我去面案工作,后来知道自己曾经学过的揉馒头和擀饺子皮,自己的这能力让老师傅发现了,所以每次去他们都提出让我到他们那里,心里面一百个不情愿也没用,倒是跟那些老师傅学了一些绝活,日后还真的试验了一下效果不错,但是离开那里很长时间不亲自操作,到现在早已经忘光了。

 

单身生活并没有坚持几年,便去了老岳父家,在那里感受正规的早饭,花色品种根据家里面大人的情绪调剂,早饭不用我亲自操刀,掌柜的负责早餐的制作,在哪个部队大院副食供应比较好,食堂版的也很有特色,油条、豆浆几乎每天都有,但也不可能每天吃这些,几乎隔上一周就能吃到,那时候已经不会表现得狼吞虎咽的样子,学会装的斯文。倒是孩子出生以后,学会了趴在桌子上吃饭之后,看到她抓着油条有滋有味地吃着觉得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再到后来,我们从岳父家搬出来自己过,早餐的吃法就变得随意了,根据起来的时间早晚确定,到孩子住校以后,早饭就变得更随意了,同样呈现出周末正规一些,家里面三个人都在家像模像样地做顿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到了孩子出国深造以后,早饭就在没有那样的有条不紊,掌柜的上班走了,我还没起床,她自己搞点快餐食品对付,而我起来则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更多时候都是凑乎,觉得把早饭搞得那么复杂真的没必要,要不是为了吃药,估计早饭也可以省了,现在对油条的那种想法也变得可有可无,即便买回来也没有了曾经的胃口和饭量,肌体在退化,兴趣在减低,胃口在缩小,这就是老化的最基本的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