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一十六)
(2018-11-28 07:03: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拍卖会和拍卖会预展十多年前参加了不少,并不是我有钱,最初是替人去做这件事情,到京城各大拍卖公司联系,假如不是朋友熟悉那里的情况,估计自己早就被骗得血本无归,后来才知道拍卖行当不好玩,幸亏替别人拍卖的物品完璧归赵,落得一个“圆满”,这一段我曾经写过,属于惊心动魄的一段曾经的历史。
由于跟京城的拍卖公司有过业务往来,十年前这些拍卖公司但凡在京城或小城搞预展或拍卖还会给我发出参会邀请,并将参展的拍卖品的介绍画册定时寄给我,误把我当成了有“存货”的主,岂不知那是“大姑娘抱孩子——别人的”,与我一分钱的关系没有,那些让拍卖公司垂涎三尺的刘罗锅的笔墨,赵之谦的春夏秋冬四条幅,不过是曾经过手而已,再后来京城的这些公司见不到回信,也就不再联系了。
再后来自己的业务量在小城也算做高位运转的单位,那些年大企业有钱的都被各大商业机构看好,认为是公款消费的重点单位,不知道我这是过路财神,别看一年来回往来账十几个亿,那我真的没有自主权,只是帐上的数字来来回回,但在一些机构看来你就是潜在最大的客户,而这些国字号大公司和保险业的大企业早已经跟京城的那些拍卖公司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
那年京城的一个最大的拍卖公司,好像是嘉德拍卖公司在小城的某一个五星级酒店举行拍卖预展,自己有幸成为了预展特邀嘉宾,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待遇,业务单位并没有讲明白这样一个事情,告诉我什么时候去某酒店参加一个活动,而且会有意外惊喜,有好事自然不会放过,利用工作期间只身前往。
记得很清楚,穿着西装革履的自己,到了那里遇到了业务单位的那位负责人,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心里面觉得有点不正常,平时这个人到办公室里面找我,也流露出很和善的表情,但是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殷勤,咱这个人就是这样,你越表现的殷勤,我心里面就开始打鼓,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突如其来的太热情肯定后面有什么意图。
自己被领到预展大厅的门口,那个业务跟工作人员说了什么没听明白,上来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主动给我身上别了一个徽章,之后引领我进了预展会场,后来知道佩戴这个徽标的是重点大客户,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并一直陪在我身边给我讲解这次拍卖物品的品种和侧重关注的拍卖品。
记得很清楚那个小姑娘先把我带到了绘画作品的区域,那里摆放着一幅大画,是一幅拍过多次的名画,标价八千七百万港币,那个小姑娘跟我说,目前这幅画有几个藏家看好,假若你也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挤进去一起参与竞拍,假若你真的想买的话,也可以在私下里跟我们经理面谈,自己不言声,她也没办法,就这样这位小姑娘热情地介绍了里面一些最贵重的物品,那一件都在上千万,自己实在忍无可忍跟那个热情的小姑娘说,我想自己慢慢看一下,真的有需求的话会跟你说,把这姑娘支走了。
拍卖会怎么会成为了咱买的机会,咱所谓的钱都是职工的血汗钱,一分钱都不能动,不像是个体老板钱都是自己的,想怎么花怎么花,要是说用个人存款来买,不客气的说八辈子也买不上一件,即便买上了也就失去了价值,就像朋友说的那样,同样的东西换成有钱人使用,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价格不菲的物件,落到咱手里其他人一定认为这是一个赝品,因为你的经济能力决定了你的消费档次水平,更何况要那些东西干什么,真的要是有人听说,咱家里面有那么一件价值连城的物品,估计自己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著名小说《珍珠》不就是这样一个主题,渔工孩子急需看病,但是苦于没钱,就在这时上苍垂爱他,一网上来打了一个大的贝壳,打开以后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珍珠,让别人鉴定以后价值连城,这个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厄运便开始了,到最后不不得做出最无奈的选择,扔回到了海里面,写了在财富面前人性的恶。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再就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拍卖会,或许那次自己的表现让业务关系大跌眼镜,自己走的时候也是悄悄的离开,他们留我参加晚宴,说他们的老总在晚宴的时候要接见我们这些小城“大企业”的法人代表,而且会有丰厚的礼品赠送,自己假借的去卫生间,直接的离开了那里,知道类似的活动真的与我一点关系没有。
后来那个业务关系打电话给我,说对我半道离开表示遗憾,说他们老总相送的是一块价格不菲的手表,为我没得到这块手表感到遗憾,我知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你根本就不能为他们做事,拿人家的东西你心里面也不会好受,所以自己选择离开是最英明的决定,在电话里跟那位业务关系讲得更直白,你总是看我是过亿资产的掌门人,你不知道这些钱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都是职工的血汗钱,都要如数的归还给他们,不可能把钱用在这些事情上去,真的买了推介的物品,那也是我锒铛入狱的必然。就像你偷偷用你们老板的钱一样,那就是贪污和挪用,后果怎样可想而知。
时隔多年以后,应朋友的邀请又去参加一个同样在国内非常有名的拍卖公司的奢侈品拍卖会的预展,这次去不是为了要去进地主之意,而是从文化艺术角度去给捧场,自己知道这更不是我的强项,但是作为去观看自己还是愿意去继续学习,而且是奢侈品的预展,这些只有在电视上见到的展会,现在就在小城可以亲眼看到,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后来听说,这个拍卖机构同样跟小城的银行一起联合,找了一些在银行存款达上亿元的客户中选择了一部分人到这里参观,也可以洽谈购买,当然也要找一点从文化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的人在那里为他们点赞,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说实话,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哪里,觉得去看完了以后就有了些文字的素材了。
在那里看了那些价格超出自己想象的奢侈品,更让我感觉具有喜剧效果的场面出现,在这些被邀请的参观者里面,我居然认识好几个人,其中之一的是一个是藏书家,好像与奢侈品不搭界,但是看到他满怀兴致的在那里饶有兴致的观看,时不时跟那里的工作人员交谈,好像他像是一个准备出手的买家,他胸前挂着一个玉件,用我的话说,与摆放在那里的玉件相比,简直就是挂着一块煤渣。
别人都不知道,只有几个了解他的人知道这个人现在几乎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他饶有兴致的在那里观看并不是他喜欢这些,听他对那些物件的看法就知道了他到这里来的目的,是在等着接下来的午餐,他不知道这次奢侈展没有安排午餐会,看完就走人,有想法的大客户私下里单独的与公司协商,至于到哪里协商是他们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