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零三)
(2018-11-07 07:07: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以前听别人跟你说,与人接触最好的方法就是若即若离,听归听,当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与当时自己的为人处事态度感觉有些不一样,所以也就很少去理会这些善意地提醒,依然按照儿时自己的交朋友的方法,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好成一个头,打成一个球”的交往办法,交朋友的当初并没有觉得将来会成为扭在一起厮打的情况,到现在才知道爱有多深恨有多切。
从儿时起,交往小伙伴就觉得用心去交往,认定是自己的朋友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想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更不会想这个人可能会变心,那天会成为你的对头,完全没有这样的防范,无论这个朋友是自己亲自认识的,还是小伙伴带来的,自己认定是好人,那么从认识的那一刻起就把他放在了自己阵营中。
到后来听别人告诉我,说某某并不是我们阵营中的人,是打进我们内部的“密探”,专门来探听我们对他们看法的特务,听到这些自己根本就不会相信,只有看到对方跟着我们的敌对放混在一起的时候,心里面那才是一个气愤,要知道为了这样一个小伙伴,自己牺牲了多少本应该是我享用的好事,就是为了跟他把关系拉得更近,让给了他,自己站在一边看着他美美地享用,觉得我们已经成为了铁磁。
其实,无论是儿时还是当下,所谓的友谊根本就经不住在利益面前的考验,别说是朋友,就是亲兄弟姊妹也是这样,在利益面前立刻就显现出内心自私的一面,情感显得那样的脆弱,特别是在当下听到为蝇头小利打得头破血流的事情就太多了,真正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
在京城大院里的那些小伙伴感觉关系不错,可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翻脸打起来了,虽说过上一阵子还会和好如初,但是那短暂的相恶,也会让你有些理解不了,前几分钟勾肩搭背,后几分钟要不是小伙伴们拉着就打成一个球了,打起来的原因都不可理解,那一句话让他们感到不高兴,那一件事情没按照他们的心思去办,心里面就有了看法,再加上都以为能战胜对方,三句话说不好就拉开架势准备动手了。
他们打架的理由都让人不可理喻,都想说了算,都互不让步,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激烈,越说越离谱,假如有一个性格好一点的让一步也不会发矛盾,结果都性格强,结果他们的矛盾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把他们拉开以后,那项活动基本上就搞不起来了,即便有时候继续进行,你发现就没有最初的那种兴奋劲头了,你内心里想着那位走开的小伙伴,万一他召唤你去他那里怎么办,他们的关系都跟我不错,加上谁都不愿意得罪,经常处于这种忧虑之中。
记得有一次其中的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偷出了一点碎银子出来,请大家一起去吃冰棍,就因为这个小伙伴在分配的时候没有很好考虑这些小伙伴的亲疏关系,原本是一个他的铁杆兄弟,没有得到最先品尝的优先权,心里面就火了,看着不应该先吃的小伙伴在那里美滋滋的品尝,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扭头便跑了。
那个请客的小伙伴指挥我去找那个跑走的小伙伴,问他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飞速追赶那个人,追上以后按照吩咐追问怎么回事情,那个小伙伴非常的生气,让我告诉对方,既然不把他当成最近的伙伴拉到,有的是人想跟他一起玩,现在知道这种怨气是馋出来的,他是想第一个品尝的人。
自己让他等着我把意思带回去,赶回去以后把对方的意思表达完了以后,那个请客的小伙伴好像不太理会这些,加上自己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也让别人给吃了,心里面那才是一个气愤,也想离开,或许自己的这种表情让他们看出了,那个小伙伴从口袋里拿出三分钱,跟我说,这是我的过错,你跟他去买一只冰棍,分着吃了以后,过来找我们一起玩。接过钱飞一般地跑去找那个小朋友,终于圆满的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却没想到那些三个人分一支冰棍的同学不高兴了,认为一碗水没端平,他们愤愤走了。
现在记得儿时的自己由于个头矮,再加上瘦小,处于劣势状态,所以自己基本上属于小心翼翼型,不敢跟那些比我个头高,岁数大的小伙伴发火,知道发火也没用处,打不过他们,很多关系也不如他们多,所以低调行事的效果非常只好,面对他们的不和谐,自己更多时间充当和事佬的角色,给双方做工作,最终双方两边都不得罪。
最终自己的这种态度并没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那些天生就给监狱培养的坏孩子,跟他们为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请,一句话,那些坏孩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己很多次挨死揍,都是跟他们一起出去招惹出来的麻烦,与自己无关,却成为了一伙人,成为了帮凶。
后来离开了那里,摆脱了那个险恶的大环境,但是自己交友的性格并没有变,觉得只要有人愿意跟我玩,就一定用心跟他们交往,以至于到了工作单位,有人看到你有这方面的性格弱点,便开始假装的跟你套近乎,当你感觉这个人真的对你挺好,便放松了警惕,最后这样的人总会让你大失所望,没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换来的是狼心狗肺。
其实,人与人交往能不能长久,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检验出来,那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另外就是在利益面前,看对方是怎样去表现的,不管这个人平时对你说的再好,把你吹上了天,那都不成为你认定一个人善恶的理由。
我最初认识一个小兄弟,以上来表现出来的那种真诚,你真的有一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你就用心的跟他交往,也不会提防放什么,知道大家不会做出更多出格的事情,就这样相安无事的交往了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小兄弟又上一个不一样的平台,在我们为他有这样一个平台感到高兴的时候,你却没有发现那就是变化的开始,因为平台不一样了,接触的人也就不一样了,他感觉到比我更有用的人大有人在,而且跟他们交往付出的跟得到的要比在我这里更实惠,那种转变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实,作为朋友而言,一个人的进步我们都为之高兴,但是,不能因为你有了新的平台,就开始看不起曾经的那些,到现在知道改变初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特别是听到有些跟我关系不错的人告诉我一些这个小兄弟事情的时候,心里面那个不高兴,就像吃了苍蝇一样,真的一点办法没有。
最后面对变化的现实只能自己去承担,谁让咱轻信一个人,没有去发现在他的热情后面真实的动机,你应该知道环境变了,人也一定会随之变得规律,到了当下才理解若即若离就是细致观察一个人的最好的方法,更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觉得古人说的更有道理,话到嘴边留半句,未可全抛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