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九百三十七)
(2017-07-09 06:35: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记得那年陪着客人去了小城的天主教堂参观,在那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忏悔室,比自己从书中看到的描写要小,自己冒失的试着坐了进去,跟外边的朋友开玩笑的说,需要有什么忏悔的就说吧?朋友在外面只笑不言声,我在想信徒们经常到这里面对神职人员忏悔是一件多好的事情,把内心里的积压的东西向神职人员倾诉出来,得到谅解,内心变得敞亮,压在心里面的那块石头被搬走了,精神得到解脱。
很遗憾我不是信徒,自己加入了另一个组织,曾经自己是那么的看不起这个组织,自认为做得比他们好,因为没有功利的色彩在其中,干所有的事情凭着良心去做,奔着“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目标前行,干得很纯粹,自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合格的成员。
后来自己知道这种想法真的太幼稚了,你没有组织上认同的手续,你干的天好也没有用处,不是组织的人,就别想在组织内有任何的使处,你只能像清教徒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关键的自己不是清教徒,假如要是到现在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清教徒,因为知道的事情多了,理解了各个门类之间的利弊关系,可以放下年轻时候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
自己内心里还是有当官的欲望,还是羡慕那些说话落地有声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有领导欲,自己一度认为是清高的,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是诱惑不够大,当自己知道不加入这个组织,你就没有任何想象中的那些希望,屈从变成了思想觉悟,虚荣变成了内心的动力,给自己的信条就是加入进去让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改变周围人的现状,就这样自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算下来在组织里也有了十几年,坦诚的说,自己没有履行宣誓时候的那些承诺,现在知道只要带有功利主义的成分加入进来,你一定会背离自己的初衷,你的目的性决定了你的走向,为了达到自己往上走的目的,基本上失去了本性中的很多东西,给自己的解释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你一个人的抗争毫无意义,比你更有能力的人都这样去做,你算老几,这样的想法一出来,就知道已经走上歧路。
我绝对不会忘记,在自己的单位里面与同事发生了争执,自己竟然跟他们说,你们用章程来对照一下这样去做合适吗?而自己说的那些事情正是自己做的不到的短板,本应该是虚心的接受他们的批评意见,居然自己忘记了这些,那些同事说的真到位,你总是用规定来要求我们,你那一点事情上是按照规定来办理的,你们做不到的事情,让我们去做,你认为合理和公平吗?
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加入后自己的变化,也正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加入之后,混同于一般的员工,甚至更多时候还不如那些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忘记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誓言,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己早已经变成了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了,假借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让所有的人屈从于我的一言堂,实际上你自己做的与群众的期望偏差太大,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自己内心的愿望没有实现,没有改造任何一点自己觉得需要改造的事情,自己却被改造了,早就背离了自己最初的内心想法,绝不同流合污,绝不违背良心做事,一定秉公办事,让大家通过自己的表现让更多的人知道还是有纯粹的人,后来自己知道真正纯粹的人都被看成了彪子和神经有问题的人,随大流、跟时尚成为了更多人的行为准则,最可怕的是那些“说的呱呱的,尿的哗哗的”的人。
其实组织内部的民主生活会跟宗教的忏悔性质差不多,应该在这期间认真的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按照宣誓时的誓言去做的,我们偏离了多少,让群众为我们打分,指出脸上的脏灰,可是现在的民主生活会跟挠痒痒差不多,底下的人不敢说实话,怕惹怒了领导往后的日子不好过,领导怕把手下的人批狠了,记下仇今后给你记黑账,送到纪委告发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我曾经写过为什么每年的报考公务员挤破门,因为公务员就是机关干部,就是我们所说的公仆,也真见鬼了,记得我们的组织说过,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是什么,是为百姓谋福利做事情的具体的工作人员,而现在的公仆则成为了端“金饭碗”的最美的差事,与为人民服务根本不着边。
设想一下,加入我们的组织内的干部,国家公务员干得比群众多,责任比群众大,薪水跟群众不差上下,会有这样挤破门的现象出现吗?一句话说透了,巨大的利益造成了这种趋之若鹜的现象发生,更多人根本没想到加入进去是为了百姓做贡献,通过每年的报考就可以发现这些问题,那些偏远地方的公务员名额,报名的就寥寥无几,这就是很好的说明他们报考的目的,是为了享受,绝不是为了奉献。其实,加入组织的情况跟这些差不多。
很可惜自己到了这把年纪才看清楚自己的这些曾设想和目的,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像自己感觉的那样还可以,自己知道用宗教的话说罪孽深重,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不说,也让自己熟悉的同事感到遗憾,自己也感到愧疚,知道加入进来以后就被巨大的漩涡给卷入其中,成为了涌动的大多数,知道绝非在是从前的自己,没有了最初的纯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