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那些到哪(之九百零五)

(2017-05-24 07:40: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记不起来我多年前买的这本书是那位大家写的,也更想不起来放在那了,记忆中是一位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被誉为一生看不完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像一副扑克牌一样,三百多页,没有装订,把这些页码可以打乱顺序,就成为了另一本新书,内容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很遗憾买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阅读能力,觉得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再去阅读,估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更遗憾的是想到这本书却找不到了,安慰自己,或许真的找到也未必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到现在自己也想象不到这本书到底会有怎样的不同效果,假如这是一个连贯的故事,你把页码打乱,难道这个故事就呈现不一样的效果吗?人物的命运也会显得不同吗?可能正因为这样去想的,才有引起了自己的兴趣,才有了阅读的想法。

 

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自己有一些,严格意义上说,看的不是很多,八十年代末,包括整个九十年代是现代派最流行的时期,也正是那时候跟着老师买了这些作品集,有些自己跟着看了,也基本上是囫囵吞枣,也是为了赶时髦,那时候你要是不知道几个著名的西方当下的现代派作家,你一定被认定为老土,萨特、卡夫卡、海明威、乔伊斯等等成为最时尚的话题。

 

记得在老师家里面讲萨特的短篇小说《墙》,说了小说表现出来的荒诞性与神秘性,那时候自己正在夜校里面接受传统教学大纲的“外国文学”的课程,正沉浸于外国古典文学带给你的那种兴奋,没想到去老师家,听到的是二十世纪最前沿作家的作品,感觉有点跟不上趟,特别是讲什么荒诞和神秘,真的感觉找不到北。

 

也就是为了面子,怕跟不上时髦的节奏,想尽办法买了一些国外当代作家的作品,买书的思路是按照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线索去买,浙江文艺出版社有这样的一套书集在不断地印刷出版,自己根据书上的主编名字和地址,给负责这套书的主编刘硕良先生去了信,想买这套书,没想到的是主编刘硕良还真的给我回了信,告诉我这套书中的很多作家的作品正在翻译,还有一些比较新的作家的作品,要根据国际版权法要求,等到个人版权到了一定的年限才能翻译他们的作品,让我长了知识。

 

在后来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在上个世纪的一个特定年代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一大批国外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被引进国内,让读者大饱眼福,那些年跟着老师一起阅读了一些,上海译文的那套当代外国外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当代作家作品选,都成为了解现代派文学的最好的窗口。

 

当然,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慢慢的自己了解所谓的现代派,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从思想性来说,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这些所谓的现代派同样也是受先辈们的影响,他们汲取了先辈们的精华,运用不同于传统的表现方法而已,至于思想高度孰高孰低,真不好说,各有千秋。

 

我买的那本“看不完”的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当初的感觉就像是我们去看现代派艺术家创作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一样,摸不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看不懂艺术家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东西,即便你也可以从网络上找到解释现代派艺术的词条,发现对你理解现代派艺术作品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后来知道你很可能永远也不会了解艺术家的表现意图,这也可能就是艺术家想要达到的效果。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

 

就像那天去看一个艺术家的画展一样,更多的人都认为看不懂,不知道艺术家想要表现的东西是什么,他们直观的感觉就是无数个不同形状的眼睛,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位这样描述的朋友,我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他,其实你说你读不懂,我认为你已经读懂了,最起码你能够看出是那么多各种形态的眼睛。

 

我想这就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身后,我们的身边,就应该有这样多不同形态的眼睛,这些眼睛代表着许许多多的情愫,代表着艺术家对不同人的感觉与看法,这是他自己解读社会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也是他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

 

从众目睽睽的角度去理解这幅作品,或许你就能够找到一点与你想法接近的东西,更何况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又何止芸芸众生中的那些目光,还有我们先人存在的各种迹象,他们的魂魄难道没有眼睛,各种不同生物的眼睛不也都是这样的注视着我们,我们没有去考虑这些,而这些无处不在的目光和眼睛就是人生,人在做天在看也同样切题。

 

我们关注一些问题,感觉这些问题让人很难理解,就像我刚才举的那幅艺术作品的例子,画面上看到很多双眼睛,呈现在不同的部位,而这些部位由于我们概念中的部位不一样,打乱了我们观念中本应有的位置,更打乱了眼睛所应该摆放的位置,让他们存在于不同的位置,这样的表达让人感觉费解,很少人去联想,这样的表现方式有近似或雷同的吗?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去认识,这些位置不同的眼睛,我想到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目光,再一个我想到了寺庙里的“千手观音”,要知道“千手观音”的手指上都画有眼睛,寓意千手千眼,寓意洞悉世界万物变化,也喻示人的欲望,欲望之手,而这位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你就敢说没有受这方面的启发和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