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五十六)

(2017-03-26 08:01: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每天上午坐在电脑前,把自己想到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当然也有时候,坐在这里大脑真空,不知道写点什么,一两个小时过去以后,索性在电脑上打出一个字,沿着这个字开动脑筋,像文字接龙游戏一样,调动出自己大脑的想象力。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拉硬屎”,也可以说是强迫症,没办法,这种精神“排解”,成了这一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当然也有感觉好的时候,上午这一篇很顺利写完之后,到了下午或晚上又有了感觉,索性在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自己知道过了这种热劲,就不再想去写了。

 

所以自己手头上总有一些事先写好的文字,那一天在外跟朋友喝多了不舒服,写不出文字来,这些文字就成为了自己的存货,拿出一篇,跟大家分享,听取博友们的意见,也算做事凑数,这样的文字囤积,有那么二三十篇吧,自认为是用于不备之需,很像家里面储存的粮食。

 

囤积点文字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那天朋友或掌柜的,特别是自己的领导打来电话,认为写的这篇东西“有碍观瞻”希望撤下来,给大家一个面子,只好忍痛割爱,再贴上自己储存的文字,皆大欢喜,所以这些文字以备不时之需,当然也可以不贴,觉得对不起那些期盼的博友。


大家都知道,我的博客,很多人在浏览,其中就有对我“虎视眈眈”的那些不太友好的人,他们并不是想了解近一时期的动向,而是特意发现那天我的文字里有可以找出毛病地方,感觉有背离组织的地方,他们会第一时间报告到上面的分管领导那里。

 

在他们看来那些言语,可以视为不讲政治的具体表现,打印好自己的这些只言片语的奏折,觉得这样对他而言,可以排出内心里的恶臭,另一个意图也很明显,想在我与领导之间挑拨离间,对我而言,并没有他们想得那样狭隘,不过是我的一种认识和感觉,那些人心里有鬼,把我不指名道姓的说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不知道咱这是我一贯的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我的博文都没有时效性,有时候连续刊载在外面旅游的情况,大家都以为这是我纪实报道,其实,那是我在外出时写的草稿,回到家以后进行修改,选择时间发表,那些外出旅游的文字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自己认为在外面写的那些文字,很多都需要经过在缜密思考,最初的感觉很容易落入一个相对偏颇的认识,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考证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回到家中就可以查阅很多的书籍。

 

写这些文字的另一个功能,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消磨时间,上午坐到这里,一篇文字写好以后,也基本上到了中午时分,现在感觉上了年纪,大脑思维的不像过去那样快了,经常停留在一些情节中,不知道往下怎样去表述,假如是翻阅一些资料,可能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这里了,这也是现在不太愿意接些文学作品评论的活,感觉压力很大,特别是遇到一部长篇小说,不仅仅要认真仔细的看,还要认真表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知道些评论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个人更多的时候都是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这种每天写点东西自,认为是笔耕不辍,是一件高雅的事情,也是可以在朋友圈里面赢得小虚荣的一件事情,觉得好像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其实,内心里面绝非是这样,小虚荣绝对的有,内心里面更深刻的东西,自己没有挖掘,这种每天的写作,与那些老人每天去公园找老伙计打扑克,跳舞,聊天的性质是一样的,并没有那一个更高雅,到了这个年龄,学不学习都无所谓,活出一个高兴成为了最重要,更何况看书这件事情,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事情,你喜欢看的那些书,只是你个人的爱好,其他人有他们自己的喜好,应了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天写点文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还是害怕孤独,用这样的方发来排解,不然的话自己还能干点什么?现在想想退下来以后的这些做法,自己感觉是有条不紊,实际上是自己内心里面的一种召唤,这种召唤也就是排解孤独的一种必然选择。人总要有自己生活的方式,到了一定的岁数,所有的方式都是一个目的,避免孤独。不要看我们采用多么华丽的借口,最终的内心的需要是精神和物质的满足,而这种满足达到了内心充实的目的。

 

创作时间过得快,这已经成为了自己切肤之感,即便也有抓耳挠腮的过程,但是,最终还是在逐渐的去思索的过程中完成你所需要表达的那种感觉,不管时间多少,完成了以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你来不及想时间的问题,应为时间跟敲打文字的消耗成正比,写多少文字,就会用去多少时间,自己知道不会写的太长,不仅仅是自己能力有限,越来越浮躁的众生,也失去了对长篇大论的耐性,文字不在于长短,讲出一个道理,讲出一段故事足以,当然那也是你的一种思索和判断。

 

有人会问,可不可以不写,当然可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书写一定会越来越慢,最终慢到无法书写的程度,这是最终的结果,不管你是多大的腕,都会有失去“特长”的最终时刻,写不动了,不是你自己的想法,而是你身体与想法不能协调造成的最终结果,希望这种状况来的越晚越好,坐在这里敲打键盘,自己认为还是一个证明,大脑和手指还相互协调。

 

自己知道你即便不写了,也无所谓,知道自己还有那些永远也看不完的书籍,看书比写作更花费时间,那也是自己摆脱孤独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一天你哪怕只看上几页,它带给你的那些遐想,足可以让你想很长的时间,就像老父亲那样,躺在沙发上进入到自己联想的世界,现在我还做不到,还跟着作者营造出来的那些情节出出进进,还沉迷于作家为读者创造的那个花花世界。

 

到了这个年龄,总要有点事情干,就像我写邻居大妈,她每天的消遣很特别,乘公交车看光景,这同样是消遣,同样是学习,同样是摆脱孤独的一种方法,只要每一个人对选择满意,他就成为对社会,对儿女们做出贡献的人,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按自己的方法活着,活着就是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