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五十五)

(2017-03-25 06:3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假如是年轻人买书,大家一定会赞美这个年轻人好学,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读书好像跟知识和文化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其实,并非是这样,读书要看这个人怎样去理解,读懂了的书,会让人茅塞顿开,读错了的书,让人误入歧途。就像我说的那样,书读好了,你变得心中有数,你书没读好,你一定会落得满盘皆输。

 

当然我还要再次强调,不要听某些人在那里忽悠,所谓的倡导读书,那不过是一种喊的口号,真正的管理者是不希望一个特别有判断力的年轻人,就管理者而言,更需要的是能听话的蠢材,而不是心明眼亮的智者,这一点不需要去解释,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

 

到我这样的年纪去买书,在更多的人感觉中就不是一件可以去赞美事情,认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到这年龄应该是保命了,再看书觉得是多余,但是更多的人不知道买书有瘾,到了一定程度跟吸食毒品一样,知道那不是特点,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

 

也不能说他们感觉的不对,确实到了这个年纪不看书,也不会有人说你不学无术,不要求进步,即便不看书,拥有四五十年的社会阅历,让你读懂生活这本书就挺好,至于不看那些文学和社科类的书籍,一点也不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至于我到现在还不太对买书的这个事情收手,估计也是因为受家里面老父亲的影响,当然检查自己,这也是找理由为自己解脱,老父亲九十高龄,用他的话说,现在眼睛越来越差,书上的小字看不清楚了,书也就看不动了,顶多每天来报纸,看一下大题目,再就是通过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情,即便这样还经常给已经八十有余的老母亲上课,嫌她不看书学习,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样子。

 

老母亲的文化可不比老父亲低,只是老母亲不去说而已,假如她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家庭,把精力的一部分放在学习上,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现在她跟着老年大学学画画,感觉非常的有感觉,用我们跟老父亲的话说,你说妈妈没文化,你去画一张画出来看一下,估计一点也画不出来,老母亲更逗,说,既然你说我没文化,我索性就现在每天去老年大学补习文化,你的一日三餐,我就不管了。听到这里老父亲知道直戳要害,再不敢说家人没文化的事情。

 

文化跟读书有关系,也没什么关系,一直以来自己就是这样去认识的,读书本身就是一个挺私密的事情,你自己对作家的理解那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无法把你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一百个人看同样一部作品,绝对不会一百个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各取所需,你找到给予你精神享受的那些足以。

 

到了现在这个年龄,看书的速度远远低于买书的速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你这是要干什么,你就不会看完了再去买,说的很对,可是对于一个常年培养出来买书习惯的人,是不会这样去考虑的,他们理解不了占有的那种快感,更不知道爱屋及乌的那种心理的真实感受,遇到一个特别对脾气的作家,不仅仅他的代表作,包括他所有曾经的那些作品,可能都会成为你想要的东西,用我自己解释的话说,全方面去了解这个作家能带给你的东西,即便是负面的又有何妨,不对比你怎么会有发言权。

 

知道这是买书人的矫情,前些年自己一度疯狂的喜欢上了国外的一些大家的作品,特别是或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作品,但凡能找到的自己基本上都要去买,幸亏翻译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你想要得到的心里期盼的速度,还好这些名著在这四十年里面陆续出版,不然的话自己的经济能力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己很理解为什么大商场的消费者多,因为商品花色花样多,让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就大,在成千上万的货物中,寻找你所钟爱的物品,是一件让人挺有诱惑力的事情。同样你拥有很多书籍,就如同我说的那样,给你琳琅满目的感觉,内心里面有一种小虚荣,一种眼花缭乱的眩晕般幸福,虽然这对于外人来看是病的不轻,但对于自己而言,根本顾不上别人的目光,真实的幸福感觉只有你一个人能感觉到。

 

很遗憾的是,为了躲避周围朋友的耻笑,自己还真的不在他们那里展示自己拥有新书的感觉,更知道这里有很多人对于你的这种做法,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鄙视,他们更愿意用现实生活的标准来衡量幸福的指数,例如你有多大的房子,有几套可供你调换的居所,你穿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名牌,当你知道到现在你还居住在一个“憋屈”趴趴房子里的时候,那种不屑一顾,知道那就是鄙视与憎恶。

 

我知道看书人的幸福,与不读书人的幸福是相同的,谁也不能说谁比谁更幸福,这就是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自己每天看到掌柜的饶有兴致的看那些永远看不完的肥皂剧,知道这是她兴趣点之一,她跟着电视剧情绪跌宕起伏,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她用这样的方式在接受电视剧想要告诉观众的伦理道德,也算作是接受教育的不同之路,即便现在的电视剧,没有更深的思想内涵,但是,有需要,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必然有市场。

 

    倒是现在显得自己买书,有点像搞地下工作一样,那天一个朋友叫去参加聚会,那个地方有一个自己非常愿意去的书店,看表离饭局还有一段时间,自己不加思考的去了哪里,在那里饶有兴趣的逐一翻阅新到的书籍,自然也就有了想买的冲动,坐在那里看闲书的两位顾客,看到我阔绰出手,表现出了一副惊讶的样子,觉得这个衣衫不整的老人,就是一个疯子,买的这些书准备去干什么,他还不知道,接下来让服务员帮助我打好包,写下我的名字,告诉他第二天过来取,不想让今晚上的那些熟人看到我拿着一大包的书籍,集中火力继续批判我老糊涂,买书开始躲避熟人,从很自豪变成很私密的事情,操他娘滴,这算怎么一回事情,被世俗偏见卷着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