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四十八)
(2016-09-19 06:55: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天气好的情况下,自己基本上会坚持沿着自己开发的线路散步,也可以视为锻炼,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一经被自己认定的事情,基本上不会轻易地改变,就像散步选择路线一样,有多条路线可以选择,但是,经过一阶段的考察,沿着植物园到中山公园的这条线路成为了自己的最爱,理由很简单,路上基本上没有汽车,空气好,加上人特别的少,很符合自己内心里的那种想法,在幽静的路上,边走边想,很舒服,很惬意。
其实,这种散步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按照我的意思,在家里面呆着也挺好,在两个房间之间不停地走动,视同于散步,掌柜的不这样认为,说一个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利于身心健康,希望我每天出去走走,是防止腿部肌肉萎缩的最好方法。
毕竟是医务工作者提出的意见,自己无法反驳,特别是选定了自己的线路,觉得这也是一件消磨时间更快的事情,这个路线走下来将近一个多小时,一上午或一下午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最关键是通过这种行走,到吃饭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饥饿的感觉,不然的话,呆在家里你始终没有饥饿的感觉。
选定的这条线路,在少儿时期曾留下了太多玩的记忆,到了青年时候,自己曾经写过,这是自己领着掌柜的喜欢来的地方,后来结婚生子,中山公园成为了周末自己看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就像现在养宠物的那些人一样,把孩子放到公园的某一处草坪,让孩子在那里尽情的撒欢,自己则懒洋洋的躺在草皮上想着自己的事情,这条线路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当然,到了这个年纪,每天重温这条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线路,并没有想那么多,亲眼目睹一切都在改变,杂草丛生的太平山,现在已经是幽静典雅的植物园了,中山公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了一些景致,多了一些人为雕凿的痕迹,倒是道路修得四通八达,把植物园与中山公园连成了一体。
每天行走在这条线路上,你并没有一种重复的感觉,也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再也熟悉不过的那条路上,而是沉浸在内心不同想法中,像做梦一样,涌现出许多曾经的那些往事,也有新的假设,边走边想,对周围的景观进入了熟视无睹的一种精神状态,我想这也是更多老人的一种状态,不同的地方勾起不同的回想,无暇顾及路边的景致,成为了行走的思想者,这种思想的跳跃,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一种心理的假想满足。
中山公园已经真正意义上归还给了人民,免费开放,每次走进中山公园的东门,心里面依然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这是自己儿时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写过多少次,少儿时来这里的文字,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都是与小伙伴结伙到这里游玩的日子,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们,包括动物园里面的那些散发着臭哄哄味道的动物,感觉内心深处与动物有一种割不断的关系,见到动物的那种喜悦,其实就是动物本能的那种喜悦。
儿时每次到这里游玩,到了中午饭后,便失去了最初的兴致,因为放在口袋里的那五毛钱已经变成了食物,装进了肚子,景致似乎已经没有了诱惑力,也基本上玩的筋疲力尽,想赶回家,倒在床上好好地休息一下,儿时的这种期盼和玩的记忆深深印在了脑海,到了现在依然可以触景生情,唯独不一样的是,当下自己的钱包就放在口袋里面,可以随意支配,但再也想不起买点什么,知道那些而是认为美味佳肴的食物,早已经失去了兴趣。
途径带着女儿玩耍的那个草坪,感觉也没有曾经的那样大了,现在也没有人会像我那样躺在那里望天,做着白日梦,那时候周末掌柜的值班,看管孩子的任务交给了我,领孩子出去玩,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孩子喜欢,我也减轻了看孩子的责任,女孩子相对要文静,面对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会很认真的熟悉地形,之后找到她自己感觉可以玩的事情,过几周再来,依然可以有粗浅的印象,孩子尽情的玩耍,自己则可以像自己的事情,那时候自己在想,山区的牧童是不是也是如此。
记得非常清楚,女儿特喜欢喝汽水,每次带她去公园,她都会拒绝,但是听到去那里给她买汽水喝,便会经不起诱惑,跟着我一起去,其实,我们居住的地方,不到一百米就是一个幼儿园,里面有滑梯、秋千等玩具,每到周末都回跟邻居小朋友在幼儿园欢快的玩,感觉比中山公园的诱惑大,可是,在幼儿园的安全责任大,到中山公园的草坪上省事,让女儿尽情的玩耍,之后带着女儿去买瓶汽水,看着她满心欢喜的喝掉,知道一上午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一个人散步,依然走在曾经的那些熟悉的线路上,想想过去人们的那种生活追求,人们对公园的向往,现在来看无非是需要一个优雅和美丽的环境,而公园则可以满足这样需求的基本要求,逢年过节,大家蜂拥赶到这里,就是寻找内心安逸舒适的一种需要,优雅的环境可以改变心情,就像现在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一样,心情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