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三十七)
(2016-09-05 07:07: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才听说我第一个工作单位的一个老同事去世了,退休不到两年,要说我们关系有多好,说不上来,他是从外单位调来的,过来以后就给领导开车,给人的感觉一定有什么关系,那时候刚刚到这个单位,又拉着领导,一脸严肃,觉得像是一个人物,可是时间长了,大家都相互熟悉了以后,他也把假面具卸了,到最后知道他是一个十足的酒鬼,不仅如此,假若喝酒喝多了,那绝对是狂躁型的人物,也惹了不少事情,要不是有领导在那里撑着,早就会给他处分了。
不过他对我还是蛮客气的,他来的时候,我在基建科工作,对外的事情很多,业务关系也是经常地来,他虽然是领导的司机,可是面对业务关系,领导的车,也就成为了拉业务关系的车,虽然,基建科有一个大头车,但是,来大领导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特别的关系到单位来谈事,例如,规划局的领导来院里察看,领导的车就成为了接待用车,而迎来送往的工作,又是我的活,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混了一个面熟,加上基建科领导也知道领导司机不好惹,所以多多少少给他一点实惠,拉近他们的关系,他对这些小恩小惠表现出来者不拒的样子,科长私下里说,这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也许是从企业调过来的,感觉对级别特别的敏感,对待不同的级别的领导,他都会用不同的方式面对,当初,自己是一个大头兵,他就会用公事公办的样子面对,倒好不用客套,但是看到他点头哈腰的面对领导的时候,自己也或多或少的有点看法,觉得有点势力眼,后来我离开那里,成为了这个单位里的一把手,再见到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很客气的喊你的职称,说一些知道是故意恭维的好话。
后来听老同事说,他有家庭暴力倾向,自己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他有那么的凶,后来同事告诉我,他爱人到单位找领导,他在场亲耳听到他爱人对他的哭诉,讲述了他的残暴,而且理由很特别,他爱人进步的比他快,成为了一个单位里的小头头,他怀疑是与那个单位一把手有染,晚上回家喝上酒以后,假如妻子不正点回来,那么他就会借着酒劲跟他媳妇吵闹,到最后就是家暴,最后他爱人忍无可忍,跟他离了婚。这一离婚让他彻底变成了酒徒,是借酒消愁,还是别的真的不知道,到最后他成为了单位里面几个有名的酒徒之一。
最初单位效益还算不错的时候,领导事情多,他也就闲不着,每天拉着领导进进出出,感觉不到他的喝酒的瘾头,到了我离开那个单位以后,他拉的那个领导退休了,新领导上来,一定用他自己的人,他就成为了打零杂的司机,归总务科领导的管理,由小车也变成了面包车,好像还开过一阵救护车,由于事情不多,便找到了单位上有共同志向的那些人,每天中午从伙房打上饭,凑到某一个角落里面,轮流坐庄的买酒,都是一些低廉的白酒。
记得有一次全国来了几个办事处的负责人,大家提议去胜利油田去参观一下,由于人多的原因,我到原单位找了领导,向他们伸援手,单位领导让他驾着新买的面包车拉着外地客人去了,去的路上感觉他表现出特别高的职业素质,赢得了外地同行们的高度赞扬。
到了胜利油田,在参观的时候,油田的同行不用他在开车,把他也当成了客人,不开车,就可以喝酒了,结果一不小心喝大了,忘了这是代表一个单位这件事情,更忘了这是在外单位,感觉是在单位里跟他的几个酒友,居然跟敬他酒的客人不依不饶,最后竟然爆了粗口,让我在那里很是尴尬,从那时后自己知道了他喝了酒的一面。
他的最后十年,可以说是醉生梦死的十年,妻子离婚以后,孩子也无法管,孩子跟着母亲,他自己每天下班以后组织那些喝酒爱好者一起喝酒,组织不起来就自己回家喝,居然喝酒喝出一个“革命伴侣”,听说也是一个下岗女工,在不知道什么场合见面,一见钟情,就这样经常地出入他的场合,到后来索性就盘踞在他的家中,帮助干点家务活,换取一个栖身之处,过上了相安无事的日子,倒是解决了他们的生理问题。
临退下来的前两年,因长期喝酒发生过一次脑溢血,在生死的关口,求生的愿望让他一度与最喜爱的酒精告别,三个月病情有所好转,听说,那次病了以后,他的儿子来探望了他,并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把他的那个“革命伴侣”赶走了。半年以后,他感觉康复得不错了,酒虫子也就冒了出来,开始比较克制的喝一点点,逐渐的加量,一年以后,恢复到每天一斤白酒的量,而且又把他的“革命伴侣”找了回来,继续过他们的幸福生活。
悲剧终于发生了,第二次脑出血,听说他自己很清楚,说不出话来,用手比划出120的手势,让“革命伴侣”打电话叫救护车,到了医院病情越来越重,两天之后撒手人寰,实现了自己醉生梦死的愿望,他的“革命伴侣”又失去了栖身之处,消失的无影无踪,她知道接下来的那些事情都不属于她可以继承下来的事情,既没有名分,也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
也真怪了,我们这个单位里面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止他一个,在他之前过世的那个“团书记”,也上演了这样一出,原本一个那么漂亮的媳妇,那么幸福的家庭,却在自己不负责任的大前提下,让这个幸福的家庭顷刻间垮塌,成为了单身一个人之后,醉生梦死成为了不约而同的目标。
听说,同样也是在某一个场合里遇到了一个农村上来打工的妹妹,而且这个妹妹原本有他的意中人,却被“书记”看上,用花言巧语把村姑搞定,居然跟着打工妹一度去了农村过日子,听说这位姑爷的年龄比女孩子的父母还大,后来知道那不是去过日子,是到那里躲债。
最后,他们在城郊结合部租了一间房子,在那里面过着不敢出门的日子,最后犯病也不敢去医院治病,怕走漏风声,让讨债人找到他,那时候已经债台高筑,而且还在做着银行卡透支的勾当,小城的几家银行都有他的不良信息,倒好这个陪伴他的“革命伴侣”在他死后,享受到了他的殡葬费待遇,拿了钱之后便销声匿迹了。这个人就够写一部长篇小说,没想到这个同事又成为了另一个醉生梦死的好素材。
说实话,同事一场,即便这个人有那么多的问题,但是,毕竟一起共事了那么多年,人死了,作为曾经的同事,从人道的角度上去看,也应该去送他最后一程,谁还知道,现在这样的仁至义尽也被取消了。当然这些消息让社保机构听到的话,一定非常地高兴,又一个倒在养老金刚开始发放的年龄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