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六十)
(2015-07-02 00:07:06)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从单位回到家以后,朋友经常来电话问近况如何,告诉他们感觉十分良好,或许他们将信将疑,知道更多退下来的人都有一个适应期,我回答得这样爽快,他们一定认为这是我装出来的愉快,用别人的话说,领导岗位那才是一个趋之若鹜,没见你这样彪的,凭着权力不要,回家里面躲清闲。
自己毅然决然的申请下来,并不是自己脑子坏了,当你发现工作和职位都没有了快感,你呆在那里的每一天就如同煎熬,面对你不得不处理的事情,心里面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烦躁,甚至到那里你都有一种负担,即便在外人看那里的办公条件和生活待遇都是那么的好,别人见到你那种和蔼的态度很是受用,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只有你知道透过这些现象的背后的那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说不出来的苦衷。
我一直在说,权利就是一份责任,你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而现在有些人忘掉了这些,他们看到了权利带给他们的那种虚荣和实惠,那种万人之上的感觉,让他们飘飘然也,在众星捧月的大环境下,忘记了自己同样是一个普通的人,更忘掉了随之要承担的责任,也正是这样更多的领导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充分享受权利带给他们的快感。
一个人把一生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权利“经营”上,用在了把权利发挥到极致上,自然他就会失去本应该可以更多选择的生活情趣,他们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政客”,可想而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事情当中,一旦他们下来,风光不再,感受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的现实,他们内心里将是多么大的打击,怪不得有些人从领导岗位上下来,给你的感觉就是如丧考妣,一蹶不振。
遇事不能从一个方面去考虑,都说聪明总被聪明误,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什么事情到了极致,总会走向它的反面,权利再让你有快感,你也要知道权利不过是你工作期间的事情,知道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官的道理,刻意的多培养一点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即便有人说“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那是政客们的说法,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最现实的理解就是带在我们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不知道那天那阵风吹过来,很容易就落地了。
一个人患得患失有什么用,权利是暂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你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为什么总喜欢在那些高风险的层面里面使劲,面对权利乐此不疲,在我看热衷这样的快感,无异于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那些有权利的人基本上不太去想当初自己没有权利时候的事情,不一样的生活吗?在生活的大范畴之内,有很多快感可以去寻找,为什么总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权利的快赶上。
自己在工作期间感觉一天过得很快,在忙乱中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当初自己在想那些退下来的领导,表现出来的那种痛苦,估计是感觉在家中百无聊赖,觉得度日如年,所以这种不适应是一件很让人折寿的事情,后来自己通过休假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休假的这些日子自己并没有觉得时间有多么的漫长,感觉跟工作期间的感觉一样,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过去,等假期休完以后,仍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时候你突然明白,那些如日如年的退休干部是因为生活情趣太单调造成的。一个人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权利的经营上,自然他就失去了很多同样可以让他着迷的事情,在一个就是他们的虚荣心让他走不下“神坛”,依然把自己看成一个怎样的位置上的领导,他不知道退下来以后你就是一个普通市民,所谓的政治待遇不过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唯独证明你待遇的就是相对应的工资数额,剩下的你没有比别人更高的事情,记得有一个顺口溜这样写的:“正处、副处,最后都不知落在何处;正局、副局,最后都是一样的结局;正部、副部,最后都在一起散步;总理、副总理,最后都是一个道理;主席、副主席,最后都会一样缺席。”
自己感觉回到了家里,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这是一件非常之好的事情,你只需对自己和这个家庭负责,遵守法律,你就感觉活得轻松自在,不再为什么工作指标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不再为那些千差万别的诉求去苦口婆心的劝慰,更不用去迎合那些你本不想迎合的命令,逢场作戏是人性负面的东西,不可称道。
现在每天你面对的只是你自己,知道你自己心情高兴了,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高兴,每天的生活像做饭一样,调剂着花样去做,根据你进一阶段的口味,选择你需要的食谱和菜谱,可以复杂的去做,也可以简单的去做,忙忙碌碌中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感觉依然像是在工作,唯独不一样的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工作,你可以挑挑拣拣的去做事情,所有的管理权和支配权都是你一个人,用掌柜的话说,有质量的活着就是你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