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五百四十四)

(2015-05-06 01:03:19)
标签:

佛学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对于一个喜欢书的人,不要问他为什么买这些书,没有什么为什么,买到痛快的时候,凭着直觉去买书,那是你某一个时期的精神状态,你的喜好和感兴趣的涉猎范围。就这样自己这些年里面不停地在书店里,在网上买回来自己认为值得去看的书籍,即便这些自认为一定会带给我启发的书籍,到现在还没有去阅读,感觉就像是自己储存的粮食,看到他们你就会有一种很充实,很踏实的感觉,你知道你不会处于精神空虚的状态,拿一本书都可能调动你的情绪,让你亢奋不已。

 

买书的人就是很任性,见到一本想要买的书,即便你当时拮据的没钱去买,你绝对不会去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去四处凑钱,实在凑不到钱,宁愿厚着脸皮去让家人“救急”,或管同事去借,一定要把这本书买回来,用一些不理解人的话说:“不看书会死人呀?”不行,心里面无论如何得过不去,觉得那本书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很像在追求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那本还未到手的书,就是自己无法割舍的爱。

 

当然现在回过头去看看那时候的自己,买书的动机一大半都是虚荣所致,自认为拥有的书多,就一定文化水准就高,后来知道开书店的拥有数最多,也未必见得他们思想境界高到哪去,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我的夜校同学带我去见了一个拥有图书非常之多的人,到那里自己看到两面墙都摆放书橱,里面满满的都是书,跟他谈话他那种口气有点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小青年不屑一顾。

 

很清楚我问了他一个让他很不高兴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自己身边的人又如法炮制的问我,说:你拥有这么多的书,你都看过吗?记得那年这位藏书的人说的很实在,我怎么能看过来,每本书我能看一个前言或后记,大体翻阅一下就不错了,自己当时听他说完这些很不理解,从他家出来以后,跟同学说,买了不看等于没有。事情过了二十年以后,自己不仅是两面墙堆放着书籍,已经是几个房间都存放着书籍了,别人这样的问我,自己的说法基本上与那位藏书人差不多,说,这些书看不完,但这时我的“能源储备”。

 

如果当初买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买来的书看完以后再去买其它的书,现在想想那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后来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你对书占有的那种感觉,绝对是非理智状态,当你知道那些书籍都是对你非常有益的精神食粮,你就不会想看完这本再去买那本的想法,你一定会想先把它买下来,等日后自己慢慢分享,慢慢阅读,就这样自认为可以给自己带来美好精神食量的书籍,疯狂的买了回来,几乎到了泛滥状态,家人已经是忍无可忍,自己感觉上好,买书的人也是自私的人。

 

当你知道自己的书可以用万册来统计的时候,当你发现占据自己生活空间的不是别的物品,全都是自己书籍的时候,你逐渐的明白,自己不可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完这些书籍,即便这些书籍早就应该认真的阅读,因为,你的主业是“打工仔”,而不是专业的学者,读书对你而言不过是工余时间的消遣,这种消遣还要有强大的身体素质来支撑,在你生活中受制约的因素太多了。

 

为此,你可以收敛买书的行为吗?绝对的不可能,你已经成为了“吸毒”者,买书的快感和做爱的快感相同,没吸过毒品,不知道跟吸毒是不是一样,而且到了一定的年龄,阅读和买书超越了肌肤之爱的感受,你置身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进入了耳无车马喧的境界,你和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们在交谈,你被作家讲述给你的故事而吸引,你知道与不同的作家的交流,一定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你包围在这种多重之爱的氛围里。

 

现在买书的兴趣,已经变成非常之理智状态,只有自己想起来,才会到网上去看一下,找一些自己感觉有点意思的书籍,在自己可以的鉴别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用“百般挑剔”的态度,面对早已经泛滥成灾的出版物,学会了理智面对,时而也是空手而归,关键现在网上对书籍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比书店里面要好得多,我多次写到,书店害怕读者翻阅,把新书都包上一层薄膜,不让拆开看,在我的感觉中像是做爱时戴避孕套,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当然有些书买的也很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例如一个被自己认定的作家,喜欢他的代表作品之外,我还会将他的所有可以找到的作品想尽办法买回来,而且,对不同时期的新版本自己也会再买,例如黑塞的作品,十年前黑塞的作品在国内出的不多,自己利用大学可以进港台书籍的优惠条件,跟新华书店的负责人说好,列出自己想要的书单,一旦来了以后,自己一定会得到,黑塞的晚期成名作《玻璃珠游戏》我是第一个拥有的,但是,自己也为此多花了很多的冤枉钱,而现在黑塞的作品已经出版多少次了,不再成为稀缺书籍。

 

自从看了美国作家欧文·斯通的作品《热爱生活》被梵高所吸引,之后自己寻找了有关梵高的书籍真的不少,《梵高艺术书简》买了两本,介绍梵高绘画的画集有好几种,今年春节去京城在三联书店,看到了英国作家写的有关论述梵高绘画的专著,自己没加思索就买了下来,作家对梵高绘画的艺术特点作了分类的评述,一本名为《梵高的树》,另一本为《梵高的花园》,觉得不同的作家理解梵高都有他们不同的角度,而《梵高艺术书简》已经列入2015年阅读书目中。

 

前两天突然想起来若干年前,自己阅读过的《三言两拍》,觉得自己已经淡出职场,那套书曾经让我痴迷了一阵子,后来自己不知道把那些书放到什么地方了,一种十分想重新阅读的感觉,知道寻找十分的困难,索性从网上邮购买了一套,也被列入今年阅读计划之中。

 

买书任性,不伤害别人,所以一直就这样迁就自己,总感觉买书比抽烟喝酒好吧?就是到最后看不动了,还能卖两个零花钱。到现在自己依然记得,第二次搬家的时候,那两个收废品的一直跟着我们的车,到了新家他认准了是那个楼层,居然找到我们家掌柜的,问她那些书籍卖不卖,可以给价格高一点,后来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情,跟掌柜的说,我不在了,如何处置这些精神遗产你说了算,我健在的大前提下,跟那个收废品的说一声,滚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