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二十三)

(2014-08-08 00:07:24)
标签:

佛学

分类: 感悟生活

自己虽然在文字表述上讲明了自己觉得那里都不如家好,言外之意不太愿意远行了,估计这并非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听到朋友要远行的计划,自己心里面也在想,什么时候也可以这样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羡慕他们的机会与时间,期盼着自己下来以后,四处走一下,这种相互矛盾的不一致,现在想想也不算什么,人都是在这种相互矛盾中,在我看来这就是内心的真实,与欲望之间的博弈,身体部件的反应,离家以后的精神状况,都成为那个时期自己心里面想的真实,一旦离开自己的家,就有一种急于往回赶的念头,再好的景致也挡不住自己回家心切的心情,而一旦长期在家里面呆着,看到别人往外走的时候,心里面还有一种羡慕,心里面的欲望被唤醒。

 

前些日子身边的朋友去了西藏,沿途的旅行记录,写得很诱人,自己内心里有了在去那里的想法,至于自己能不能够适应那里的自然环境还不知道,看到他们拍摄的那些精美照片,就不去考虑自己的更多现实的问题,忘了自己到现在还没有解套,还算做一个在编的公职人员,一切还要按照组织程序办事客观现实,就像前两天我向领导请假,去开一个专业会议一样,领导表现出来的危难的表情,知道自己给领导添了麻烦。

 

其实,西藏自己已经去过两次,虽然第一次去可以用蜻蜓点水形容,但拉萨主要的景点基本上都看了,而且跟着自己的那个熟人,去了外人很少可以去的另外的几个寺庙,例如西藏山南地区的文成公主庙,据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第一个休息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个寺庙据说是主持灌顶很灵的庙宇,在那里拿出香火钱,在那里逐一的接受活佛的灌顶馈赠,据说可以逢凶化吉。

 

第二次去西藏是跟着京城的大领导一同去的,被冠以西藏开工作会议,据说那时候正直业务发展处于低谷阶段,上面的领导有文化,选择这个地方,寓意着勇于攀登,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召开会议,寄希望于我们的这个事业向高处发展,倒是一个很好的意图与想法,十一天的时间里,一行十几个人仔细领略了中国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秀美与壮观,丛林芝到日喀则,最后回到了拉萨,一路走过来,为每一处人间仙境感到自豪,拍了很多的片子,写了很多旅途的札记。

 

从那里回来以后,还真的在风雨飘摇中艰难的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向趋于稳定的方向发展,在西藏那样缺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饶有兴致的看了不少地方,这样就意味着工作上的困难,与我们高山缺氧的道理是一样,你坚持住了,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虽然在西藏自己的睡眠受很大的影响,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但是,自己也就这样熬了下来,那一行还真的没有一个高原反应。

 

离第二次去西藏,到现在也有将近十年了,西藏的诸多记忆也开始渐渐模糊了起来,回叙这就是自己希望到西藏重游的想法真实的出发点,自己依然感觉现在去记述西藏的文字,会与之前大为不同,毕竟年轻时候,与到了这个年龄的关注点不一样了,感觉也不同了,所以希望有不同时期的文字样式,这也是自己坚定相信去西藏的一个理由,知道这个理由有些草率,有些功利主义,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应那里的气候,内心里想到的那些事情,是不是自己真实的意图。

 

近两年自己明显放慢了外出的步伐,除去必须陪同领导考察的事情,自己不得不跟着去,一般的单位里的学习之类的事情,就不再跟着凑热闹了,让自己的同事们去找感觉,特别是上面的那些会议,一般的让手下的人去,自己知道已经在上面领导那里成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主了,就别再他们面前晃动了,惹得大家都不愉快,更何况现在的会议事情特别的多,装成一副很专业的样子,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所谓的一般正经是做给外人看的,业务上的那点事情,私下里聊天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了,既然这样自己就用这种回避,摆脱了大家的尴尬。

 

到现在依然期盼着自己彻底解放的那一天,你没有了责任,真正成为了如释重负,你才可以轻松自在的想自己想去的地方,不必受时间限制,也不用上面的领导恩准,你就是自己的主人,身体情况来的急。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出发,可以漫无目的四处游走,自己习惯于想到哪写到哪,到那时自己也可以想去哪就去哪,爱谁谁。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攒足资金到自己一直向往的欧洲去看一下,也许只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至于去西藏的想法,感觉去也可以,不去也没有遗憾,毕竟已经去过那里,更何况听朋友告诉我,拉萨越来越商业化,你已经找不到那种真正纯朴的那种感觉了,只有西藏的蓝天和秀美的景致依然美不胜收。

 

哈哈,你真正退下来以后需要的是什么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周围有几个退下来的朋友,退下来的时候,都前后四处云游,但很快就发现回到了小城,蜗居在自己的家中,到底为什么不得而知,估计他们的感觉与我一样,在家诸事好,出门一时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