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近春节(之四)新衣

(2014-01-26 05:5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节日遐思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老了,具体体现在喜欢回忆,文字中涉及年轻时候的事情居多。都说衰老的征兆是“眼前的事情记不着,过去的事情忘不了”,现在想想确实如此,快赶上老父亲了。多少年之前的事情,犹如沉渣泛起,不是在梦里面,就是在现实中,曾经的那些事情与人物,如同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自己也纳闷这些早已经忘记的事情是怎样的又回到了记忆中,后来自己知道大脑的功能,就是一个大容量“储存卡”,一生中的很多事情都储存在那里,到一定的时候它自动的会回放。

 

眼看着又临近春节了,家里面掌柜的有条不紊的应对,感觉过年这些事情在她的心中,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势,至于是不是按中国传统的那些说法不得而知,反正临近春节的这些日子里,下班回来做晚饭以后,就开始了她的忙碌,作为“精神劳动者”的我,依然我行我素,在自己巴掌点大的地方,看书写字悠哉游哉。除去需要搬搬抬抬的事情,掌柜的会喊我去帮助一下,其它更多的时间依然故我,所以每年春节后的“总结表彰大会”我都成为了负面典型,掌柜的和女儿集体批判,不过我会说,没有我的落后,显现不出来掌柜的先进来。总结表彰大会给我的“处理决定”一定是“罚款”,将罚款的款项作为奖励掌柜的“先进”荣誉称号,自己乖乖的从钱包里拿出决定的数额。用现在的话说是花钱买平安。

 

到了这般年纪,对过年这样的事情,已经淡化到无所谓的程度了,即便自己知道过年对中国百姓意味着什么,看看那一票难求的火车票,让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吃尽苦头,数十亿的人流动,让中国铁路和交通不堪负重,在电视看到因车票一票难求,回想的摩托大军几十万两浩浩荡荡。多少人期盼着一年一度的合家团圆的节日。


但是,自己还是觉得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那种对物质的渴望,现在高血脂、高血压种种身体问题的出现,告诉了你这就是无节制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严重后果。正因为当下节假日的饮食习惯与平时别无二致,所以自己始终认为现在的生活属于“天天十五月月年”的日子里,对于节假日没有了曾经的期盼,也算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换上了严重的“节假日麻痹综合症”。

 

临近春节,掌柜的问我是否需要添置新衣,焕然一新过新年,几乎每年都会听到她这种询问,我跟掌柜的说,已经有将近十多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了,已经从儿时对新衣服的渴望与美好印象中解放出来,特别是过了四十五岁以后,知道穿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心情,更何况生活水准好了以后,自己的衣服裤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了那么多,那件都觉得像新的一样,不关心衣服新或旧,穿着舒服,干干净净,自己觉得好就行。衣服不是穿给外人看的,所有觉得穿新衣服可以张扬,自觉其美的人,都是虚荣心作崇。衣服最大的作用是保温。把穿衣戴帽作为彰显文明或表示身份的事情,是后天的事情,已经偏离了衣服最根本的本意。按照弗洛伊的心理学的解释,人穿得花枝招展,如孔雀开屏,为的是求偶。

 

小时候清楚地记得,计划经济年代,所有的物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计划供应,布票自己依然有着清楚的记忆,而那时候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穿新衣服,过完年以后,把新衣服换下来,洗一下放到衣橱里,等下一年的时候,留给自己弟弟穿,一年想做两身新衣服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那点布票限制了你的需求,自己清楚地记得,自己的衣服很多都是哥哥倒下来的衣服和裤子,而自己的衣服和裤子,很多都是打着补丁的,那时候自己也对旧裤子有一种“不待见”的感觉,但是,你不穿就没有别的裤子,所以春节穿新衣裤,就有一种非常之兴奋的感觉,认为自己已经是换了一个人。到后来上了中学,好像市面上出现了类似涤纶和的确良的布料,而这些布料不受面布票的限制,感觉自己的衣服就多了一点,那些补了又补的裤子,自然也就开始一点点地被淘汰,成为了地板擦子的用料。

 

记得非常清楚,每年的除夕夜里,大人将过年的衣服和裤子拿出来,放到孩子们的床上,见到这些可以让自己焕然一新的衣裤,可想而知心里面会是多么的高兴,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儿时期盼过节的心情,就有了这个因素在其中,变得异常的期盼,一年中的这一天,你突然穿的“人模狗样”,让自己的小伙伴,让邻居大人都觉得突然变了一个人,到后来自己知道“人的衣服马的鞍”真实含义,衣服竟然能让一个人焕然一新。而那时候这种显摆也没几天,到了春节过后的初四五,自己身上的这身新衣服,已经脏得不堪入目了,只好脱下来让大人去洗,恢复曾有的那个自己。知道年过完了,期盼等待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自己这些年更多的时间都是穿工装,由于是窗口行业,衣着整齐,统一着装成为了要求,所以一身西服就成为了自己的长态,过年由于寒冷,不穿西服就是面包服,感觉没什么不好,虽然现在的服饰已经让所有的人眼花缭乱,可是对于我来说,学会了简单。更何况工装是大众化,适合于领导的各种工作与会议着装要求。最关键的不用自己去洗,觉得穿得差不多了,一定会把脏西服送到洗衣店里面去,不担心会把西服洗的变了形。

 

自己的这种习惯逐渐也影响了家里面掌柜的,感觉她也有多年“依然如故”的过节了,自己的女儿长大以后,秉承了我们的这种习性,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一样,感觉穿在身上的衣服那件都不旧,不过家里面这样的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市场经济认为只有消费才能带动在生产,才能形成正常的经济良性循环,而像我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让中国服装业滞销。不过看看衣橱里挂着的那些衣物真的不需要再去浪费,还真的不是中国俗语中说的那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