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往事(之四)

(2014-03-06 00:05: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读者会须问,上一篇你没写去东北的事情,确实是没有写,说实话,那次东北之行,虽然连来带回十几天,回来以后很长时间自己郁郁寡欢,没脸回家见家里面的亲人,答应的木耳没办成不说,一点东西也没给带回来,走的时候倒是从家里带了足够一周吃的食品,回来时却空空行囊。


那时候在想,哪怕那个团书记卖给我点黄豆带回家也好说,团书记却根本没想到过有我这个人,而我还曾经在路上跟他说过这些事情,他跟我说,这些都是小事情,等把事情办完了,这些事情都不成问题。事情终于办完了,自己也就真的没有任何事情了,更关键回来以后,我们本来是同住一个单身宿舍,就是怕我要那些累死累活扛回来的物品,居然将近十天没回宿舍来住。

 

同宿舍的人看我郁郁寡欢的样子,安慰我说,你就满足吧,没管你借钱,没给你栽赃,你就很幸福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在这之前他前前后后跟我借了一些钱,还不让我跟同宿舍的人说,说那些人嘴很臭,一旦跟他们说了,他们会编出各种故事臭你,现在知道这才是胡说八道,弄了半天他是害怕我们攻守同盟,因为他在我们这里分别都借了不少。


记得在一个深夜,因为另一个同宿舍的单身,让他还钱,说:正在恋爱期间,花销比较厉害,没钱不好办。团书记说:没钱,那个人让他把现有口袋里的钱先给他再说,团书记自知没理,还先发火,那个人也急了,看起来准备动手,团书记知道打不过那个人,把自己兜里的钱数了一下,将近一百元,还了同事六十元(那是将近两个月的工资),自己还有将近三十元,另一个人插嘴说,你剩下那么多,不行先还给我一点,团书记没好气的说,你的下周还给你,别趁火打劫。操他娘,借钱的人成了被打劫,被借钱的人成了“抢劫犯”,自己没做声,后来我的那些借款被这位团书记逐一的抹去了。

 

从此,与他的金钱关系也到此为止。后来,我到现在这个单位干负责人的时候,他打电话给我,说他刚刚收到的支票,有将近十万元钱,三天以后到账,他因为家里面有急事,先从我们那里借五万元现金,用支票做抵押,我在外地接的电话,很正式的告诉他,公家的账户不可能跟个人做生意,他还想再说什么,我就把电话挂上了,再打来,索性不接。


他这种谎话,对于他而言,可以说是随手拈来,那些不了解他的人,最终就成为了四处寻找他踪影的“探寻者”。他们家里所有的亲戚几乎无一例外死了好几遍,一般的人听到处理丧事,都或多或少的借一点给他,他也尝到了借死人的理由,借钱容易的门道,一句话,无孔不入,更是狼心狗肺。

 

还忘了,那次跟团书记出差去东北是夏天七月份,先在京城落脚,京城的盛夏那才是一个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好在我们像“地老鼠”一样住在京城的地下防空公洞改建的宾馆里面,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太热的地方,加上团书记一个人去了大领导那里,他是不会把这些业务关系让我知道的,他那时候年龄大我五六岁,但感觉他的心智成熟程度要有三四十岁人的样子,总之很老成,心眼够用的,后来知道他象棋下的特别好,他自己吹嘘可以看三步以外。也许正因为他心眼用的太多了,六十岁不到就一命呜呼了。

 

团书记告诉我,听说哈尔滨景色非常之美,我们先去看一下,后来我知道从林业局回来,拿那么多东西也没法逛,看来他早就有准备了。到了哈尔滨你无法想象到七月份白天的热到什么程度,我们住在政府招待所里面,没有空调,不知道公交车如何做,靠两条腿四处游走,记得在临乘小火车去林业局的前夕,自己真的让哈尔滨炙热的天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那时候仅有的一件衬衣,一天下来已经有了酸臭的味道,晚上回招待所不得已用水洗干净,第二天不管干没干就要穿上,因为没有富余的衣服更换。现在想想,自己外出不愿意四处游逛的毛病,估计就是从那时候被吓的落下的病。那个团书记身体素质绝对的好,走一整天不说累字,后来知道他是铁道兵的,在西安的大山里面挖隧道修铁路,用他的话说,想上县城一趟,来回要走七八个小时。

 

在哈尔滨住过的那个招待所,也是当地那个官员给安排的,虽然没有空调,但是,那柔软的沙发床是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舒适,即便自己当天夜里是处于失眠状态,但是那种柔软与舒适,还是让我想起自己父母的床也是发床,但是跟政府招待所的那床相比,感觉差距很大。


在哈尔滨的大街跟着书记四处游走,他是开了洋荤,我则是感觉又热又累,没兴致看风景,现在想想他是让那里漂亮的姑娘所吸引了。当我们乘上通往林业局的小火车的时候,自己除去觉得想家以外,到没有别的想法,而团书记感觉是若有所失的感觉,知道他被这座城市所震撼,为这里的美女而着迷,假若不是有任务在身,估计他会在这里待许久。

 

现在还有一点记忆,那个林业局的名字叫苇河林业局,离哈尔滨并不太远,最著名的特产关东烟,小火车跑了三四个小时就到了,现在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滑雪场,从电视看到过,那里已经是一派现代化的城市景象,而我们去的时候出去车站,外面有一个三层楼的旅馆之外,再也见不到什么高大建筑,全是一些平房,车站与林业局也顶多有三四里路的样子。


林业局招待所没有标间,七八个人住在一个房间,而且还人满为患,公共洗漱间,公共卫生间,没有洗澡这一说,要洗澡去林区里面的家属宿舍区,跑很远的路。由于大家都不洗澡,整个屋子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汗味道,加上不少业务员中午和晚上都回到房间吃饭,老业务员都好喝一口,屋里面又弥漫着酒味和烟味,看到这情景说实话头皮都发麻,但没办法也要忍着去住。而在单位里的那些人,一直感觉在外面无限风光哪。回去后给同事讲那里的难处,谁还会信?都说是编出来的故事,因为他们看到团书记回来卖的那些东西,认为我们靠倒卖这些物资都发了,却不知道我已经做吃空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