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零二)
(2013-09-05 06:39: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每天不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写作状态,但是,就我而言,坚持每天必须在电脑上记录下点什么,也许这就叫做强制性吧,我知道,在很多的时间里,不这样强制性的写点什么,最终会找出更多的理由,给自己下台阶,就从此这样的放下来,就像我曾无比热爱的毽子,就因为自己假借关节的问题,就这样停了下来,过了有大半年了,感觉就这样荒废了。
人最容易的是惯自己,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开脱,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惰性的一种必然,即便自己知道类似于这种想到哪写到哪的书写方式,没有什么意义所在,但是,从锻炼大脑的思维角度考虑,自己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许就是这样才每天坚持这种书写的方式。
一整天自己觉得晕晕呼呼,并不是自己干活累的,也不是看书造成的,而是,自己参加聚会,喝酒没数造成的,觉得是遇到了投缘的人,觉得是谈到了兴奋之处,似乎只有用这种方式,才可以表达自己的兴奋,其实,正是戕害自己的一种行为,其实,到最后自己说了一些什么,第二天也想不住了,就剩下身体难受的感觉了。
坦诚的说,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方式,并不可取,自己找了一些牵强的理由为自己开脱,实际上还是在放纵自己,不仅仅对身体是一种伤害,更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假如将这些时间用在阅读上,估计现在也会有一小瓶墨水装在肚子里了,也正因为自己没这样,才使得自己到现在依然故我,小感觉,小满足,小富即安。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自己无力抵抗,而且乐此不疲,觉得是城市人的现代生活的象征,虽然在这些纸醉金迷之后,也有一种负疚的感觉,但是,依然被五颜六色的诱惑迷住,自己的适应于乐此不疲,也足以证明自己身陷其中,不知不觉中感觉发生了变化,人也就往庸俗里走,夜深人静时,想想自己近阶段的生活轨迹,总有一种浑浑噩噩的感觉。
曾经自己在最清贫的时期,倒是没有这样慵懒不爽的感觉,每次从书店里淘了一本好书,总会在一段时间里沉浸在这些书中,虽然有些情节看不太明白,也会将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划出来,高兴的时候还会自己写点感受,觉得那时候生活得很“纯粹”,很简单,自然也觉得很充实,觉得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吸引着我。
退回二十多年前,那时候自己的生活方式简单,很知足,应该说是清贫,所有可以满足的欲望,就是有了“闲钱”去书店买书,之后回到家中看书,看得实在睁不开眼了,倒在床上便呼呼睡过去的那种状态,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虽然那时候社会已经有了拜金主义的趋势,但是,自己并没有所动,觉得有这样一种坚持,挺好。
即便有一阵子也开过小差,有过小想法,但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自己被碰得头破血流,知道了自己的本分应该是什么,回到了体制内,靠那微薄的薪水,过着自己也该过的日子,知道最安稳的日子就是吃的饱,睡的香的日子,有自己消磨时光的事情,徜徉在哲人或大家的精神世界里,同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现在曾经想有的那些精神和物质上的东西,不再是你遥不可及的事情,或者那些东西就沉睡在你的书架上,烘干箱里面,你一点不觉得那些东西的存在,倒是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种市侩与“交往”,觉得好像只有通过这种交往,才会被别人知道或首肯,其实,又是一个新的浮躁与虚荣。
都说,怎么快乐,就怎样生活,这句话我不是很赞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走到今天,自己感觉出来的,不否认自己曾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了许多年,后来发现这种表面上让你得到满足的生活,最终你都要付出自己的代价,就像现在自己的种种病症一样,那些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到现在知道,有意义的活着,应该是有尊严的活着,这个尊严不是世俗虚荣的尊严,也不是你自己给自己的评定,他是你自身的价值体现,你的思想境界,你的人格力量,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等等,都是你赢得尊严的一个途径,现在自己没有像自己感觉得这样活着,现在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人格上的尊严,而且也在失去身体上的尊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自己坐在这里,写到结尾,才知道自己想跟自己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