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零一)
(2013-09-04 06:57: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论道 |
很多事情到了最后,才知道自己那些事情做得对,那些事情做得欠缺,但真的知道这些的时候,往往对你来说来得有点晚,就像我现在感觉的那样,马上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没有培养出一个相对可以“照葫芦画瓢”的人,面对上上下下那么多需要用文字表达的东西,到现在自己还是主力,其实,这些事情本不应该是我干,却又没有办法,最初是觉得自己没事,需要写什么,别人不知道,索性他们写我去改,倒不如我一气呵成,减少程序,两边省事。
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这些事情就是应该你写,原来还可以写点东西的人,也变得事不关己了,到了现在自己眼看着要下台了,发现接任这项工作的人不知是谁,前两天上面部署的任务,原准备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但是,底下的人带着满脸的无奈,找到你,说实在不知怎样去写,又害怕写不好,影响他们的声誉,今后更不好办事了。出于一种同情,也是一种无奈,只好接了下来,利用周末的时间,抓耳挠腮,终于写了一点东西出来,感觉应该是应付差事没问题。
写好了这写文字,坐在这里想自己的事情,想起小时候自己的那些经历,知道老母亲为我所做的那一切,最初感觉是不近人情,现在来看,这是对自己一个对好的教育和培养方式,让你没有任何指望,带点武断,决计不会让别人帮助你去做这件事情,久而久之,自己熟能生巧,不再为最初的那种抵触心理而感到委屈,到了社会上之后,生存能力越强,别人对你的感觉,就越不一样,这时候你会感觉到母亲的伟大所在。
记得很清楚,在上小学四年级以后,母亲不再让家里的阿姨为我们洗内衣,而是交给我们怎样的去洗衣服,最初自己觉得好玩,跟着母亲交给的样子,在脸盆里接上水,把小衣服泡在水中,过上一小会,便开始按照母亲说的样子揉搓,但是,没揉几下,自己就觉得累了,也没了兴趣,就不想再干这件事情了,可是严厉的母亲站在边上,哪容得我们孩子使性子,自己知道不听从的后果,耐着性子,含着委屈的眼泪,将就着把衣服洗了出来。
自己记得很清楚,那是自己第一次感受洗衣服的滋味,以前看大人坐在那里,把衣服放在搓衣板上揉搓,觉得好玩,后来知道那是没办法的办法,谁也不愿意去洗衣服,但是,大人的责任,这是一种必须,当自己感受洗衣服的时候,知道一点不好玩,而且是一件处理的活计,对洗衣服有一种“天然”的拒抗。
到了上中学,母亲就不限于让我们只洗内衣了,外衣和裤子,还有自己的臭鞋子,都要求自己去洗,也是手把手教给你,之后,站在你身边看着,对自己敷衍了事的行为,予以当场呵斥,让你的毛病从萌芽时,就被遏制住,心里面是一万个不情愿,但是,家长就站在面前,又不得不屈从,就这样久而久之,也觉不出什么了。
说给别人可能不相信,到了上高中以后,每逢我在家遇到缝被子的事情,老母亲也会让我上手,找一下感觉,交给我用顶针缝被子的方法,我同样是不情愿,但是,还是跟着老母亲,学这她的样子,一针针的缝,虽然缝不到老母亲那样“横平竖直”,我缝的曲里拐弯,但是,这是万里长征的开始。
这些本领,在我参加工作,住单身以后,成为了让别人刮目相看的一种自豪,那时候更多的人不会洗衣缝被,而自己不定时的洗衣服,拆洗被子,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拆洗之后,又自己缝上,同事们看在眼里不说,他们心里面会为自己有这样的生存能力而惊讶,也就在这时,你才感觉到母亲的伟大,正因为母亲的用心,让自己很适应独立生活,现在想想,包括母亲交给我做饭,都是为了让我将来适应生活作提前做的准备。
其实,家里面掌柜的这一点,与老母亲的做法很相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她就锻炼孩子定时的拉尿,后来孩子翻动身子的样子,家长的就知道了,孩子要拉尿的意图,等孩子可以扶墙会走路了,掌柜的便交给孩子,翻身下床的本领,自己去放便盆的地方,自己蹲便盆的本领,不仅如此,晚上也让孩自己下床接手,也正是这样,大人几乎没太洗过尿布,也养成了孩子自食其力得很好习性。
而这些浅显的道理,自己没有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己在担任所谓的一把手的时候,就没有像老母亲在我小时候,交给我生存本领那样,去栽培一个可以写作的部下,以至于到现在,知道这种“娇惯”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自己认为是怕给他们添麻烦,现在却知道自己感觉的麻烦,正是自己对他们娇生惯养,带来的后遗症,到了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发现他们生存的能力有限,他们对你的依靠太大,不利于他们的生长,爱的过头,等于害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