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乡参观考察期间,上一篇用文字记述了我在莫言旧居的感想,自然也拍了不少图片,事隔这么多日,或许更多的人已经渐渐忘却,我想在这时贴出来,唤起大家曾经心潮澎湃的心情,莫言是一个我们学习的坐标,更是激发我们不懈努力创作的动力,当然,这次活动也是我们城市文化研究会,与花石楼诗歌磨坊一次很好的友好互动,一定在推介小城文化发展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高速公路口高密宣传部邵部长与诗人张毅和他的爱人汇合

莫言的二哥,别小看他,是一个文化人,曾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退下来以后,回到故土,安度晚年。

莫言二哥与小城作协秘书长高建刚握手致意

莫言旧居有了专业解说员

这条路是新铺成的水泥路

莫言旧居院内

莫言二哥为我们打开莫言的旧居

文人们在院内拍摄

墙上的字体均为莫言二哥所写

邵部长在向各位作家介绍莫言旧居的情况

莫言结婚时房间里的家当


莫言曾经用过的煤油灯

也是莫言曾经用过的煤油灯

莫言结婚时拥有的心形镜子

在这窗下莫言创作了许多作品

参拜者集体留影

莫言旧居外的小树林

莫言家里曾经用过的磨盘

诗人、人民教师邵竹君与人民教师花笺在谈论写作问题
 
邵部长在向高秘书长、王会长介绍莫言年幼时期的情景
 
参观莫言旧居的游客络绎不绝
 
人民教师花笺在莫言旧居外的商品摊上,看到了高密民间工艺品泥老虎,爱不释手,让我帮助留下自己的影像。
 
上个世纪的交通工具
 
胶河岸边上的留影
 
人民教师心情不错,拿着买来的“转悠猴”照相

莫言笔下的胶河
 
 
参观电影《红高粱》的部分场景,青纱帐。
 
  
胶河两岸

花笺在河岸上留影

有电影演员的范

王会长觉得天气太冷,露出一脸不悦。
 河对面今年就要种上千亩红高粱,推土机已经将土地平整好了。
 河对面今年就要种上千亩红高粱,推土机已经将土地平整好了。

远处那座石桥建于明末清初,从这个角度看去,有点原生态。

抗日女英雄

四月二十日上午四川芦山发生地震,东北乡镇政府第一个降半旗,向遇难群众致哀,绝对全国第一个降半旗的单位。

邵部长介绍东北乡的情况

邵部长跟秘书长和会长说,东北乡的故事很多,一回到会议室给你们讲。

开始座谈

喜欢娱乐的会长

作家陈群喜欢民间工艺品

著名作家杜帝为东北乡政府挥毫泼墨,说:“我的墨宝十年以后值百万”,我心想竟捡着大的说。

诗人张毅挥毫泼墨

作家们为艺术家拍照

在签到簿上花笺老师写到:“我爱莫言”,成为当日最有个性的留言。

诗人江红霞写下祝福的诗句

作家卢茸写下留言

诗人王红侠写下留言

秘书长高建刚留言

作家陈群留言

诗人邵竹君留言

人文学者葛陴士留言

著名作家杜帝留言:“我的墨宝一定留好”
 

邵部长留言



被抢注的“莫言烧鸡”

 

红高粱面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