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这一天(上)
(2013-05-04 00:0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节日遐思 |
已经过去了数天了,为何还要写五一节那一天的事情,其实,这篇文字是那天晚上写出来的,觉得第二天继续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没有什么必要性,就像家里面掌柜地说的那样,属于私人空间里的事情,尽量少贴。她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声张,再大的事情,也不想让别人介入,只想自己最熟悉的人知道足以。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感觉过得很认真,这种认真并不是我自己刻意想这样去过,而是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要在五一节之前回来,说是要带着妈妈和我去旅游,为恰逢五一节这一天过生日的掌柜的庆祝生日,算作是礼物送给她的妈妈,后来得知我还未真正意义上的解甲归田的人,所以依然受着上级领导的管辖,不允许出境旅游,即便你是自费的。
以往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我印象的深处,从小学到中学和高中,那都是我们最向往的节日,自然也是游览的最佳时机,小城的中山公园与鲁迅公园,就是我们那一天心中渴望的地方,即便年复一年都是这样,但是,每年快到的这一天时候,院子里的小伙伴,早就计划好了那一天的行程,大家约定好,每一个人都回家表现,让父母有一个好心情,以便到那一天一起成行,游玩的目的。
现在知道游园,并非是节日的第一要务,而是通过游园的这种形式,可以到家长那里申请到一笔最小数额的“善款”,自己记得每年五一节这一天,自己口袋里面,总会有几张,一年当中很少可以看到的一毛和两毛钱,除去来回乘公交车花去一毛钱以外,还可以买“方块面包”五个,累计花去两毛五分钱,剩下的一毛五分钱,可以自由支配,那时候一毛钱的感觉也很强烈。
到了工作以后,五一节成为了自己呆在单身宿舍里的空闲的节日,已经对曾经的那种饮食的痴迷,变为对异性的朝思暮想,到后来终于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便成为了两个人一起去哪里,感觉是在向小城的人民宣布自己有异性朋友一样的展耀,再后来成为陪孩子去那里看动物,游园成为了一种“家庭责任”。
自己后来去了一个机关帮助工作,有几年五一劳动节,我是在那里做工作人员,那时候的公园还是售票,虽然钱数不多,但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面,大家的工资水平都不高,没有闲钱去公园里面潇洒,每年的这个时候,帮忙的机关都会与中山公园联合举办,劳模游园大会,从公园管理处拿回来数以万计的游园票,分发给全市的工行各业的工会,有了这张票,不仅你不需要买公园的门票,而且一张票可以携带家人,感觉是一个不小的福利。
小城的主要领导会在这一天,与小城的劳模一起在中山公园里面看演出,赏樱花,算作是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一种认可,后来知道我们所在的那个机关,也只有每年的这个时候,才显现出它的实际价值,五一节过去以后,就成为了“老娘不亲,舅舅不爱”的主了,也不再提及劳动者是主力军,是国家主人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了。
脑海中五一节的记忆,公园里面用人满为患形容不为过,不大的中山公园,在五一节那一天,一下子涌进去几万人,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别说去看动物,观樱花,你连挪步都困难,那还会有极大兴致去看那些景致,现在知道这样多的人去看动物,并不是人看动物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物看人。
也真怪了,每年去那里看到擦肩接踵的游人都会后悔,不该到这里凑这个热闹,可是到了第二年这个时节,似乎又忘记了去年的那些不愉快和痛苦,成为了新的一种期盼,继续前往那里,就在这一次次后悔,又一次次前往的过程中,似乎我们的感觉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倒是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悄然发生了变化,似乎可以让我们选择的景点增多了,中山公园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在中国人的心中似乎又一个“扎堆”的习惯,逢年过节这里都会成为游人的海洋,似乎只有到这里才算作是一种休闲的印证,其实,到这里真得说不出可以得到一些什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腿脚的劳累,心情的疲惫,再就是让四处飞扬的尘土,弄得你灰头垢面,你自己感觉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衣服,回到家里面你会发现已经成为了泥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