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的黄金周(之三)

(2012-10-14 03:40: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节日遐思

中秋节那天,我接到朋友弟弟打来的电话,首先致以节日的问候,随后告诉我一件不幸的消息,没等他说,我便猜了出来,八十有余的老母亲过世了,他说:准备十月二日举行告别仪式,我回答道:请转告大哥,我一定前往,送老人最后一程。

 

在殡仪馆见到了大哥大嫂,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一些情况,这位老人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已经患老年痴呆症许久的她,在命运最后的关口,依然不舍得离开这个让她做出杰出贡献的世界,养育了四个儿子,承担起了这个家庭全部的劳作,而且她的年轻时候的大脑记忆力之好,超出了孩子的想象,从广播里听到的评书,自己听完以后,竟可以一字不差的复述。《红楼梦》、《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如数家珍。

 

而再见到这位慈祥的老人时,几乎已经不敢相信这是那位曾经笑呵呵的老人,哪个达观乐天的老人,哪个特别会做肉包子,清炖排骨的老人,她张着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定格在这个表情之下,她消瘦的几乎让我认不出来这是曾经丰腴的老母亲,生命就像一只蜡烛,感觉此时躺在那里的她,就像是已经完全燃烧完的那支蜡烛。

 

看到了大哥的母亲,自然想起了自己岳母,同样曾经是那样健壮的老人,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任凭这病魔对她的百般蹂躏,听掌柜的说,母亲曾经年轻漂亮过,而后来的发福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是,在病魔的折磨下,到最后你不敢相信,她撒手人寰的时候,竟然消瘦到她年轻时候的状态,她选择了自己年轻时的衣服,穿着曾经年轻漂亮的衣服,飞向天国。

 

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里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之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事一无所知。”也许按帕斯卡尔讲的这些,我们似乎有了一些宽慰与信心。

 

但是,面对死亡这件事情,总还是让心里产生一种沉重,即便知道这种沉重,是我们内心里面对生命眷恋情愫的外在表现,更知道所说的那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对生命的感言,其实,我并不这样去想,自己始终坚守一定要活得有质量的观点,即便是“快活”,没有质量的活着,是对周围人的最大不恭敬,可能他自己不知道这些,其实,我听大哥讲述他老母亲最后时间的那些事情,从心里面就更加坚定了自己这种信念,有质量的活着,不要给家人和亲友制造更多的麻烦。

 

依稀记得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表述,“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暂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看到这里你便知道生与死,只有坦然的面对,对于生可以冠以意义,对于死所有的意义归零。

 

带着沉重的心情从那里回到家中,掌柜的把早饭已经摆在了桌子上,告诉我:“女儿上午去约会的同学,将原本我“侵占”的书房,又倒给了我,估计今天需要一整天时间,你就放心在这里创作吧,“说实话,真的在这间陋室里,自己还真的有感觉,更多的文字就是从这里产生,因为有孩子的动力在其中,再加上没有“外界”干扰,自然很快就进入“行云流水”状态。

 

《文学路上的老师与朋友》用这一整天的时间写完了,用粗线条的方式,将自己这些年来喜欢文学,结识老师与文友的过程,简而言之做了交代,分为五个部分,其实,可以更细致的去写这些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但是,自己总感觉这个题目将来可以更细致深入的去写,而且里面的故事性,很有一点意思,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所谓的文学爱好者,经历的那些事件,到现在知道是一种疯狂,而一个人假如不经历这样的疯狂,也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感觉。

 

毕竟自己知道这是应某个朋友的邀请,将自己的文学之路用粗线条勾勒出来即可,就这样从自己感觉的轻重程度开始写去,不具体的写某一件事情和人物,很快这些文字就自我感觉向读者交代清楚了,自己像完成了一份作业一样,如释重负。这一天掌柜也很愉快,电视机一整天属于她的,三顿饭自然不必说,用她的话讲:对付你们两个人简单得很,知道我们对吃饭没有过高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