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零二)
(2012-09-06 08:34: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一直没忘那个段子,说一个病人去看医生,病人告诉医生,觉得病得很重,感觉已经没有多长时间活头了。医生问病人,抽不抽烟,回答:不抽;又问:喝不喝酒?回答:不喝;医生接着问:那夫妻生活怎样?回答:早就没有了。医生一脸严肃地对病人说:人生这点乐趣你都没有,还活着干什么?我看根本不用治,死了算。
这样算下来,我现在就是那个病人,不过我真的还不想死,感觉我的兴趣比他们还多一点,多的那点就是买书,看书这点事情,自从“晚间聚餐活动”都无法参加,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的我,只好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将业余室外生活向阅读和信笔涂鸦上发展,反正人必须有一个宣泄口,不然的话真的要出大事情。
掌柜的害怕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再三劝慰我让我还是不定时地融入社会的圈子,害怕我真的当了宅男会憋出病来,这不过是她自己的看法,到现在自己没有感觉下班按时回来有什么不好,到是自己觉得有了大块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自己也把这种“回归”当成一种内退的再提前。
当然,自己短时间内拒绝任何场合的最根本原因是自己的痛风还没有好利索,脚底下依然有疼痛的感觉,我曾经跟掌柜的描绘过,感觉脚底下如同踩着一块石头,硌的脚底生疼,掌柜的说那是炎症所在,我不管那些,一旦感觉彻底没有了,我会投入到自己的锻炼计划中去,一句话,心里面想到的事情太多,等待着自己身体感觉的最佳状态。
说实话,到了现在这年龄,晚上想出去的想法越来越少,感觉在家里面最安全,自己尽量少与社会接触,风险性自然会降到最低,现如今社会的不公平,已经让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狗急跳墙,每天我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那些都验证了我的直觉,所以在家里面呆着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现在想想曾经的以前自己有酒局,喝到深更半夜回来,那是冒着多大的风险。
晚上不出去感觉最明显的是自己钱包里的钞票递减的速度放慢,以前晚上与兄弟们一起外出,回家的时候多半是自己出钱为同路人买单,喝了酒再远也不觉得,也只有第二天发现钱包里的那大张钞票,变成了零钱,知道自己肯定又是送了一圈,喝酒以后充大头这是我的一贯做法,酒精把虚荣心给调动起来。
夜生活的路是自己给自己堵上的,那么宣泄的方法又会是什么哪?很简单,很容易,在买书上发泄,在看书上满足,既然省了那些不该花的钱,索性就去买一些自己可以觉得消遣的书籍,一个月的时间从网上买了上千元的书籍,觉得找到了一种宣泄后的满足感,不仅如此,发现信笔涂鸦的时间也较之以前充裕了许多。
倒是觉得晚上的时间不太够用的,晚饭后的新闻联播,看完以后便是自己将电视移交掌柜的时间,让她去看肥皂剧,回到陋室随心所欲地翻动着那那都是的书籍,自己想好了,不做阅读图书的计划,随意地去翻阅,那本吸引你就看那本,发现前几天从当当网买回来的剑桥插图人类文化史编排的真不错,可以随意地翻阅,而且涉猎许许多多的领域,未开拓视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网上十点钟以后,掌柜的把电视交给我,在那里自己寻找喜欢的节目,假如真的没有继续从事自己的涂鸦,把自己的阅读后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既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同样也是一件有益于自己思考的事情,此时你会感觉到开卷有益的真实内涵,你会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少’可怜。
现在自己真的想象不到带着满身的酒味道,装着一副大脑清醒的样子,保持所谓的一种理智状态回到家中,实际上就是想掩盖自己喝醉的现实,知道掌柜的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醉酒的状态,而自己的那种硬撑,也不过是三五分钟的事情,倒在沙发上,掌柜的三分钟不跟自己说话,便会呼呼的睡过去。被掌柜的劝到床上,一觉醒来感觉的是头重脚轻,但是,碍于面子又装作一点事情没有的样子,其实心里面那个难受就别提了,这样的日子自己竟然过了这么多年,为何不早点觉醒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