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九十九)

(2012-08-03 00:02: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身体好的一个特征就是想到处跑,有了精力,有了体力,就不愿意限于自己周边的那些范围内的事情,想跑得更远一点,觉得趁身体情况跟得上,多跑几个地方看看,真正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也只好在家里面呆着了,都说八十不出门,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估计六十就出不去门了。

 

前些日子周围的朋友一起约着到外地考察,正赶上自己脑血管出问题,没去成,在网上看到他们的考察,一直觉得不去有点可惜,知道自己可能吃不了那些苦,但还是想去感受一下,近距离了解民风民情,去发现乡间的美景,这些我已经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后悔也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经过住院的调养,自己感觉有了想出去走走的想法,知道病已经好了大半,到那去看看?掐指算了一下,真的感觉没什么好去的地方,前两年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新疆行,朋友给我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是,真正的进入新疆大地,发现与自己想象的那些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大相径庭,不说是一种遗憾,也算是自己编织的美景在现实面前荡然无存了。

 

其实,那次新疆之行的感觉不佳,并不是新疆没有看头,而是自己太矫情,对那里的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产生的反应,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去发现和观察,在随后同事或朋友的前往,回来以后他们的感觉却与我决然不一样,那种兴奋的尽头,好像是发现了新美景,新大陆。

 

在中国的版图上,自己没去的地方太多了,但是,从大的区域划分自己还真的去了不少,现在唯一的没去过的区域就是内蒙和湖北了,自己从心里面没有一种最强烈的想法,所以去不去自己没有特别想法,实在想象不到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假如现在在年轻二十岁,或许会一定创造条件去那里感受一下,可是到了这年龄已经没有特别让你激动的事情了。

 

湖北是我兄弟的家乡,从他那里一直听到的是南方的秀美,自己也不是没机会,而是总是和机会擦肩而过,从重庆沿江而下就可以到湖北,而且神农架也是我想去的地方之一,但是,每次组织的“学习”,自己总是赶上这样和那样的事情,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而自己的小兄弟则一次次地在我的跟前说湖北的大美。

 

大姐前几个月来电话,说江南的油菜花又开了,有没有想法?正赶上我住院治疗期间,告诉她,留给明年的开春吧,大姐笑着说,看来咱们真的都老了,再美的景致也都成为不了诱惑我们的动力,这种无动于衷就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大姐说得也对。其实这种对美的发现和欣赏,可以在任何地方,江南也好,北方的某一个角落也好,美无处不在。

 

自己始终有一个想法,自己背着行囊,到一个自己认为可以住下的地方,在那里住下来,用慢节奏来了解和熟悉一个地方,不要醒旅行者那样走马观花,自己一直在构想这样一个方案,在江南的某一个小镇里住下,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了解当地生活对文化的影响。

 

在一个你完全陌生的地方,犹如一个局外人,从外人的角度去发现你身处这块陌生的地方,这里的人文景观,这里的民风民俗,无不印证这里历史发展的印记,你可以客观地去分析和看待这里的精华与糟粕,我想这才是一个人文学者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像游客那样走马观花,像浮萍一般的飘在事物的表面。

 

记得自己在三十年前,曾经在东北的某个林区里面呆了将近两个月,虽然是工作需要在那里等待着发木材,但是,平时里没有什么事情,自己一个人在他们林业局的镇子所在地,四处走动和观察,久而久之,你会有一种慢慢进入的感觉,你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像当地人那样大惊小怪,谈论起来乐此不疲,其实现在知道发生的那些事情与我们一点关系没有,正因为有一种进入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那里的一员。

 

遗憾的是自己哪会没有养成记录感想的习惯,对经历的一些事情,曾经是那样的想记录下来,却因自己的懒惰,把一些很好的题材给“丢失”了,特别是林业局招待所里面居住着全国各地来的采购人员,这里面形形色色的个性,真的就是一部最好看的全科全书,而自己却没有记录下来这些。

 

走出去真正的目的并非就是看良辰美景,是找一种感觉上的全新感受,对自己的一些认识,有一种冲击和触动,也许是丰富和充实,今年假期初定在就是月份,准备到江南某一个小镇里住下,去实现自己想象中的那些不一样的感受,都说“常换常新”到底是什么内涵,只有自己付诸实施以后,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切肤之感,或许江南去不了,索性就在近郊某一个乡村里“安营扎寨”,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