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的检查
(2012-08-04 08:38: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到我这个年龄,说句实话,真的对过生日的事情没有兴致,咱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夹在中间,感觉正是“爬坡”的时候,没那份心情去考虑生不生日的问题,所以与家里面掌柜的约定好了,我们在这般年纪里,相互之间就不特意的为生日设定什么,吃碗面条足以,礼物也就免了,把精力放在老人和孩子身上,老人健康长寿是我们儿女的福分,应当祝寿;孩子长一岁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样也应当祝福,关注点放在他们身上觉得有所值。
自己从有记忆起,给自己过生日没有几次,由于自己的生日与建军节紧紧相连,所以给老八路的父亲过节,我也就跟着一起“沾光”,几乎没有专门过生日的记忆,也包括自己的哥哥,没有见过特意为他过生日,倒是比我们年龄小不少的妹妹,还正经的举行过生日宴会,那也是她小的时候的事情,到了她成人以后,以至于结婚之后,就有她的丈夫为他过生日了。
感觉过生日是这几年才兴起来的一件事情,过去一直觉得过生日无非就是早餐多一个鸡蛋,晚餐家人吃面条的事情,没有现在这般的隆重,而现在对生日的关注感觉形式越来越讲究,内容越来越俗套,更有甚者以此来成为“捞外快”的机会,我曾经参加过这样一个生日宴会,看到他们送的那些礼品,想起来皇帝每年过年接受诸侯国上贡的景象。有一位领导亲自说到,去年生日那天,收到送的毛衣几乎一辈子也穿不完,听这话里面的意思是显摆,还是觉得送的不合理,不知其否。
我不止一次的写到,每每自己生日的时候,并不是有什么甜美的回忆,而是总会想起自己曾经小时候的“惨痛”记忆,那时候没有什么生日的概念,但是,可以感觉到建军节可以让我们吃一顿美餐,在部队大院里面,建军节就如同春节一样,有军人的会餐,有庆祝八一的露天电影播放,前者属于犒劳军人的,后面是属于抚慰部队家属的,当然,部队分给军官的副食品,也成为了家属跟着沾光的必然。
我曾经写过,没上学的时候在建军节前的那一天,自己在荡秋千时不慎坠落,差点摔成残疾人,成为了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事情,都以为过了四五十年了应该忘记,却始终印刻在自己记忆的深处,不仅如此,在我上小学以后的相同一天里,自己被飞来的瓦片击中额头,在大院门诊部封了三针,现在形容为“血染的风采”。
离开大院来到小城,过生日的事情几乎就被遗忘了,倒是在工作以后的不长时间里,跟着单身大青年过了在我感觉很新奇的生日,从伙房里打来的菜,无非就是白菜和豆腐之类的物品,从商店里买来三四毛钱一瓶的红酒,在昏暗的灯光下,单身汉们围坐在单身宿舍里面,站着的,坐着的,感觉是兴高采烈的喝着和聊着,第一次感觉生日可以用这样的形式度过,而那时也没有象现在必须有的蛋糕,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有那个场面也算是奢侈一下了,但与今天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对象的生日一定要记住,那时为了讨好取悦她,说更透彻就是想办法去“表现”,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清楚地记得,生日送的礼物,碍于经济实力,也就是一块手帕,一点糖果而已,更多的是用“精神毒品”去“麻醉”心上的人,到现在自己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可以随心所欲的写点自己小感觉,归功于当初谈恋爱时自己大量写情书的原因。
到了有了孩子,才开始正经的为孩子过生日,即使孩子不知道生日是怎么一回事情,同样的是有好吃的,给买好玩的玩具,就成为了孩子短暂高兴的必然,也成为夫妇俩个人,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亮点,孩子成为了夫妻两个人的情感纽带,看着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夫妻两个人有一种成就感。
现在把过生日的关注点大都放在家里面的老人身上,算下来家里面的老父亲和老母亲都以年满七八十岁有余的岁数了,这般年龄依然身体健康,绝对是儿女们的福分,他们的生日值得我们做儿女的庆祝,给他们过生日多了祝福和祈求的内涵,希望家中的老人健康长寿,在儿女有能力的情况下,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的生日聚会觉得理所当然,也成为了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情。
现在年轻人也好,中年人也好,过生日多半是为了图一个热闹,当然,也有成为了社交和笼络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不管是图热闹,还是公关策略,自己感觉到了一种压力,说白了过生日毕竟这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说的在大一点不过是自己家人的事情,兴师动众的让别人给你过生日,到现在觉得有点别扭,即便更多的人发自内心的真诚,但是,这种给别人添乱,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是给自己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
原本今年自己的生日与往常一样,却在不经意间变得复杂起来,用掌柜的话说:有点张扬,不仅接受了宴请,有来自朋友圈里面的,有来自家里面的,而且还收受了礼物,违背了自己与掌柜的共同的承诺,有了一种愧疚,觉得有失于曾经与掌柜的约定,原本应该低调处理,却成为了繁琐,幸好终于算过去了,不希望张扬的人,做了张扬的事,明年绝不会这样,切忌,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