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九十七)
(2012-07-25 00:03: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自己一直觉得是一个懂摄影技术的人,其实,现在知道懂得那点基本知识里摄影要求相差这远,基本上可以用不懂来界定,即便自己有那么先进的设备,有设备与懂技术不是一码事,现在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些自己也对自己今后的摄影计划产生了新的想法。
小城的照相器材商店,像我曾经买书一样,在那里自己混了一个面熟,从营业部的经理,到营业员几乎都认识我,一口一个老师叫着,心里面美滋滋地,其实,真正的老师是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喜欢我的地方就是傻,从来不在价格上与他们计较,基本上他们定的价格就成为了最后我出手时的价格。
咱这个毛病,我的那个大哥说过我多少次,说我必须学会货比三家,觉得你买的那些物品都超高价格,他说换成他要便宜百分之二十,我绝对不相信,因为商家跟我说的这是不开发片以后的最低价格,自己这些年里面就这样地没有任何的怀疑,让我心里面有点自豪的是,在一些正规的大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我的那些设备,价格都是不菲,远远高于我买时候的价格,虽然别人告诉我,镜头是一个保值的商品。
一个人的习性也反映在他的做派上,大哥与我最不同的是,他喜欢的东西一旦拥有了以后,就成为了爱不释手的物件,几乎是把它们弄得一个清清楚楚,而且利用率也接近于“满负荷”,他的感觉里好的物品一定要抓紧时间用,说设备越用越有感情,不要怕把物件用坏了,在使用中找到新的不同于以前的感觉,咱是永远找不到这种感觉。
我做不到,虽然自己最初的喜欢也是发自内心的真实,但一旦真正的拥有了以后,不会将这物件成为不离手的东西,总会在很长的时间以后,在一个闲暇的时间里拿出来看一下,觉得物品适当的使用是保证它寿命的一个必然,例如快门的使用就有它的寿险,我的那部机器快门,听别人跟我说是二十万次,现在多少次了自己也不知道,虽然大哥告诉我可以从机器里掉出来查阅到,自己到现在也没有用过。
记得那年自己心血来潮买了一个大镜头,后来发现自己的体力,不足以让我照出好的作品,用这样的镜头必须配三角支架,这样自己肩负的东西就更多了,自然负重也就更沉重了,发现体力已经完成不了如此大的活动,最后只好忍痛卖掉,在那个器材商店的经理,连看都不看便收下了自己让帮助卖掉的镜头,会须别人会问为何这样,哈哈,他们知道我对设备的爱惜程度,基本上很少的用,那个镜头从买回来到拍照时间,算下来顶多也就三两次。
这几天,设备商店的人有来勾引我,说是又来了最新的设备,而且这个设备不仅仅可以大幅提高画面质量,而且各项功能比自己原有的设备更先进,这明白的是在诱惑我,这就让我心里面打鼓了,到底如何是好,就目前自己拍摄的时间和设备的利用率,不投入也可以对付,但是,觉得像我这样号称是摄影爱好者的人,不提高设备的质量,估计很快就会被别人淘汰,看到别人拍出来的那些动人的画面会有一种失落感。
可是,换了又会怎样?且不说钱的问题,而是真正自己将来会用到什么样的程度?有记忆的拍照过程中自己就没有感觉最满意的作品,估计将来也不会有,如此这样换与不换显得意义不大,而那别人告诉我,更换以后你出手就更方便了,就像开全自动车一样,只要确保行路安全,行驶带给你的舒适是别的车子代替不了的,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这不自己就这样矛盾起来,出不出手成为了犹豫不决的事情。
跟蚂蚱眼商量,他让我增加一部像素更高一点的相机,说是这样基本上就满足了将来为宣传画提供高像素照片的可能,从这个层面上看应该出手,但是,另一块相机的特性的增加同样是一个十分诱人的事情,虽然像素远不如蚂蚱眼推荐的那款,但是,就像我说的一个好用,一个漂亮,从爱美的角度,认为找一个美女最幸福,从实用的角度,找一个持家过日子的姑娘最合适,自己就在这两者间徘徊。
自己知道不理会这些也不影响自己,而且,现有的设备足以抵挡相当一阵子,真正到了需要更换的时候,在更换不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问题是自己无法这般理智地面对这些,特别是那经理把新设备的介绍图片派人送到了我的办公室里面,看到那让你心动的样品照片,就有一种无法自制的感觉,经不起诱惑,这是一个要命的事情,怎么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