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旅游城市
(2011-08-11 00:21: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城市的管理者大多是好大喜功,这种心理自己理解,所有的“政绩”都是贴在他们脸上的金粉,都是他们往上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事例”,好像一个大工程,就是他们的大手笔一样,让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来这里剪裁,之后就留在了那些更高层面上人心里面的印象,政绩总是需要回报,后面的话就无需继续讲述了,明白的人心知肚明。
城市管理者没有想象到一个城市是有它的局限性的,绝非是想象中的越大越好,这个观点现在已经被生活的现实证实,就像一个人的体重一样,一旦超出正常范围之内,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其实,这一点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应当想到,遗憾我们的一些官员好大喜功,愿意将这个曾经被德国人占领过的城市,改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岂不知并没有这种大的可能性。
活到现在,学会了“注重现实”,知道了外国列强,为什么把我们这个小城设定为三十万人的一个城市,他们的基础建设,也是构建在这样人口之上的,谁还去想象,假如今天这个城市的面积,与人口真的像国外列强设定的那样,会是怎样一个情景,而今天的城市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外专家们的设定,从三十万人已经到现在的市区300万人,五市七区总计八百万人。
原有的城市基础建设,根据城市的规模而设定,现在我们的管理者将眼光放到了未来,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成为了他们政绩上的大手笔,剪彩那天我有幸在单位里收看了实况转播,领导脸上写着自豪和光荣,他们的业绩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成为了最为显耀的政绩之一,可是,这些领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城市随后带来的是什么。
我们小城随着隧道与大桥的开通,也进入了旅游高峰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堵字,原本就不宽敞的马路,让轻而易举进入我们城市的车辆占满,人流车流成为了一大景观,估计城市管理者的耳朵也会发热,那些被堵在马路上的游客,那些被干扰了日常生活的市民,那些城市服务的具体工作人员,都会为这种混乱现状叫苦不迭。
自己有幸地在这个时间段里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我跟他们最直白的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你们这个时间来,就是自寻烦恼,他们最初认为,这是我不欢迎他们,说出的心里话,但是,接下来的情景,让他们知道了人满为患的最终感觉是什么,他们几乎快要崩溃的心情,用他们拒绝出门来告诉我。
在小城的某一和海底世界参观,陪同的客人是一个职位不低的领导,当他满身臭汗地从哪里出来以后,他第一句话就是:赶紧回去,那也不想去看了,而在回去路上的交通情况,又让这位领导感受到了车灾的现实情况,从领导的脸上,看到了他对我们这个城市管理者的不满,他一再地说:为什么不让人出来管哪?
我直白地告诉他,这种现象的出现,谁也管不了,最初进入我们的小城,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距离的,现在我们的管理者,把这种距离和速度完全给打破,所有外地的车辆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来到我们小城,而我们小城里最具有特色的景观就是沿海一线,这里不仅不收费,成为了很多旅行社发大财的机会。
其实,抱怨的不是我一个人,它影响了我们整个城市的正常生活,旅游热给城市的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带来了滚滚财源,而这些财源又可以让他们去做一些大手笔,大动作。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旅游热没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堵已经成为了一个宽泛的字眼。
京城的朋友结伙来到这里,被这里的拥堵情况给吓着了,最初带给他们的我们小城的那种清闲幽静荡然无存,感觉比京城还要嘈杂的人群,让他们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尽快的离开,我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城市,超出了我们的承载你能力,而我们的管理者,还为我们的这个城市不够大发感慨。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是有着它的局限性,膨胀的最终结果就是崩溃,人的成长受着自然因素的制约,根据它自身的基因而发展,这种基因的形成同样是符合他本身的一种“内在的确定”,一个城市与人的成长一样,绝非是越胖,越高越好,而是要有一个适合它成长的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应该非常之了解到这一点,为什么他们忽略不计哪?
我一直想给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写一封信,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谁也没办法的事情,说了又会有什么用,听说我们的最高管理者是一位曾经在大洋彼岸担任过市长助理的学者,我想这个城市到今天显现出来的问题,不会对他没有触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我想说:城市的无序发展,就是自毁前程,就是历史的倒退,不知道管理者是否同意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