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范伟是赵本山的最佳搭档,只有与赵本山一起才能出彩,现在看来绝非是这样,范伟的演技一点不比赵本山低,在塑造小人物上,他们的工夫各有千秋,但是我还是更看好范伟,感觉他对小人物的把握上更有深度,更能从生活中准确地把握最底层人物的心理想法,他的幽默也取决于对社会底层人物的透彻了解。
现在看来,范围是被赵本山大叔压了这些年,要不是他们“分道扬镳”,我估计范伟的演技还不能这样地有“突出表现”,从近期热播的有范伟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生活》的收视率及反响来看,范伟真正走上了自己演艺事业的巅峰时期,也让观众真正了解了范伟的功力。
我并不是在有意贬低谁,或吹捧谁,观众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我认为从艺术的表现方法,从幽默地把握尺度来看,我更喜欢范伟的那种与现实更贴近的表现方式,说轻戏剧也好,说“范式幽默”也罢,总觉得范伟对社会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而赵本山则是深受二人转夸张的形式所困,手法夸张得太厉害,与现实的真实相差较远,给人的真实感就薄弱。
一部影片,一部作品,让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这是作者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如何去表现就成为了他们苦思冥想的事情,在我看来赵本山就是想用“浓墨重彩”的夸张表现形式来加深观众的印象。而范伟却与赵本山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我的感觉里,范伟对生活的认识,愿与他对人性的透彻认识,对平民百姓心里欲望的准确把握,把人性中的一些表现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幽默效果,不失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我看过赵本山与著名大导演张艺谋合拍的影片《三枪拍案惊奇》,说实话这部片子没有什么艺术性而言,可惜了大西北的景色,可惜了大导演的一世功名,也把东北二人转的声名在一次给搞臭,二人转成为了“低俗”的代言。而就我知道,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百姓中表达人本性欲望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
《三枪拍案惊奇》忍了好几忍,最终没看完就关掉了,浪费买光盘的钱是小事,浪费自己学习的时间是大事情,更何况让自己的心情变得不愉快。我真的不知道为何张大导演会迎合这种题材的影片,也许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一种相互答谢方式吧。那几个二人转的明星也没赢得好口碑。
《老大的幸福生活》的表现方式就与《三枪拍案惊奇》绝然不同,这是表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是比比皆是,虽然“傅老大”导演和作者将他的善举表现得有点过,但是在我看无伤大雅,关键的问题是导演和作者在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一个信号,什么是幸福生活?导演和作者将傅老大这样的一个百姓的代表人物,创造出来,将人的善与恶,将人的平庸与高尚,截取了傅老大的生活情景来表现和弘扬,我觉得表现得是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什么是幸福生活?作者和导演用他们的表现方式来诠释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幸福生活就是自己的内心感觉与现实中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有一种想接近现实,他并不在于我们得到多少,或者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取决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欲望的要求程度,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怎么高兴怎么来,可能就算作是幸福生活。就像傅老大那样在属于他的那个顺成来说,他的生活既充实有愉快,用他的话来说:既有自己可以满足虚荣的“首席按摩师”职称,又有喜欢自己的那些“粉丝”,生活得有滋有味。
而他的兄弟姊妹们却有着与他绝然不同的感受,他们认为大哥的生活就是清贫,就是一种艰难,想用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来改变大哥的现实生活,这种感觉上的差距,这种原本善良与现实的评判标准之间的不融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而我本善良的大哥,并乘着自己的善良,作者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正是这样造成了兄弟姊妹们的误解。
我知道作者提倡的生活,也就是傅老大的生活态度,知足常乐,与人为善,这也是当下我们大力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欲望是造成我们痛苦的本原,而减少欲望的折磨就是给快乐提供最大空间的有效方法,这也是这部片子的积极意义所在,我在继续看着,我在为傅老大的善良所感动,当然也为他的出色表现而敬佩,一句话,接着看,接着写。
加载中,请稍候......